[发明专利]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洞室防排水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6082.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翾玄;张明闪;刘和能;张富有;张林;沈国宁;丁亚辉;孙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0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孙齐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桥 隧道 式锚碇洞室防 排水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洞室防排水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从前锚室地表出水点开挖排水通道至后锚室位置,施做支护,确保排水通道安全;步骤二,在排水通道底部一侧施做排水通道排水沟;步骤三,对前锚室和后锚室进行防排水施工;步骤四,在后锚室一侧施做集水槽和出水口,将出水口与后锚连接通道水沟相连,后锚连接通道水沟与排水通道水沟连通,将积水通入排水通道水沟中排除。本发明施工稳定,后期检修维护方便,施工安全,排水性能优良,同时可兼做隧道锚检修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洞室防排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锚排水一般采用机械式排水,即在隧道锚后锚室设置集水井,然后采用大功率水泵将水抽出。但隧道锚一般深度较深,用来抽水的水泵扬程高,重量大,安装困难,且水泵需安排专人维修看护,抽水成本大。此外,水泵抽排水受天气影响较大,连续大雨天气时洞内积水往往会急剧增加。抽排水效率跟不上水位上涨时会导致后锚室水位升高甚至淹没后锚室,影响隧道锚结构安全。近两年来隧道锚防排水出现了新的施工工艺,通过在后锚室通过机械钻孔钻设横向通道连通至洞外,后锚室积水通过横向通道自然排至地面水沟。此种施工方法所用横向通道截面较小,易于发生堵塞,且锚碇埋深较大连续钻孔困难。此外,锚碇一般设置于围岩等级较好的岩层内,岩石硬度较大,不利于机械钻孔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排水性能差、施工不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洞室防排水施工方法,本发明施工稳定,后期检修维护方便,施工安全,排水性能优良,同时可兼做隧道锚检修通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洞室防排水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从前锚室地表出水点开挖排水通道至后锚室位置,施做支护,确保排水通道安全;
步骤二,在排水通道底部一侧施做排水通道排水沟;
步骤三,对前锚室和后锚室进行防排水施工;
步骤四,在后锚室一侧施做集水槽和出水口,将出水口与后锚连接通道水沟相连,后锚连接通道水沟与排水通道水沟连通,将积水通入排水通道水沟中排除。
所述的步骤一中,所述的排水通道包括渗水盲管和无缝钢管,其中渗水盲管包括环向渗水盲管和纵向渗水盲管;所述的环向渗水盲管包括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和后锚室环向渗水盲管,所述的纵向渗水盲管包括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和后锚室纵向渗水盲管;所述的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下端与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连通,所述的后锚室环向渗水盲管下端与后锚室纵向渗水盲管连通,所述的后锚室纵向渗水盲管与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之间通过无缝钢管连通,无缝钢管预埋在前锚室与后锚室之间的锚塞体内。
所述的前锚室环向渗水盲管在前锚室内顺隧道轴线方向间距5m布置;所述的后锚室环向渗水盲管在后锚室内顺隧道轴线方向间距5m布置。
所述的前锚室纵向渗水盲管和后锚室纵向渗水盲管均为多根。
所述的步骤三中,前锚室和后锚室的防排水施工步骤相同,具体步骤为:在隧道锚前锚室及后锚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敷设渗水盲管、缓冲层和防水层;防水层敷设范围为隧道拱顶至边墙下部纵向渗水盲管,铺设防水层前需在喷射混凝土初衬表面铺设缓冲层;纵向渗水盲管通入无缝钢管,最终接入后锚室的集水槽。
所述的防水层采用PVC防水板。
缓冲层采用单位质量不小于400g/㎡的土工布。
所述的环向渗水盲管为软式塑料渗水管。
所述的步骤四中,后锚连接通道水沟设在连接后锚室的后锚室连接通道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6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细胞检测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稳定耐碰撞的汽车吸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