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及其寻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7357.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蒋海军;薛晓勇;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11C7/06 | 分类号: | G11C7/06;G11C7/10;G11C8/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小凡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三态 内容 寻址 存储器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及其寻址方法,所述存储器包括:搜索线、匹配线、互补搜索线和多个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存储电阻和第二存储电阻,所述第一存储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搜索线相连,所述第一存储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匹配线相连,所述第二存储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互补搜索线相连,所述第二存储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匹配线相连。本发明提供的高密度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及其寻址方法,具有存储密度大和可靠性强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密度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大量的数据随之产生,同时也需要网络进行传输。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安全性,在路由器中对数据进行筛选变得非常必要。传统基于软件的筛选方法主要依赖CPU(中央处理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多次存取和比较操作实现,时间成本和功耗代价都比较大。而TCAM(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memory,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作为一种硬件层面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并行比较实现快速高效的查找和匹配,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软件实现方法存在的问题。
TCAM的快速查找和匹配往往是以芯片面积的增长和功耗的增加为代价。传统的TCAM设计以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为基础,单个TCAM单元往往需要12-16个晶体管,单元面积过大导致TCAM存储密度很难提升,同时,面积大也导致寄生电容较大,造成动态(active)功耗较大。另外,传统的TCAM继承了SRAM的易失特性,静态(standby)模式不能切断电源,否则所存储的信息丢失,这一特性也导致其静态功耗较大。
针对传统TCAM存在的问题,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如何基于新型高密度存储器来实现高密度TCAM。在国际上,著名的研究机构包括IBM、NEC和Tohoku大学、TSMC和中国台湾清华大学等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旗舰会议ISSCC(国际固态集成电路会议)和Symposium onVLSI Circuits(VLSIC,大规模集成电路研讨会)从2011年到2016年连续六年报道高密度TCAM的相关成果,相比传统TCAM,现有的高密度TCAM具有单元面积较小、静态功耗低等优点。首先,TCAM单元中晶体管数目减少到2-6个,大大减小了TCAM单元的面积,其次,新型存储器的高密度特性使得TCAM在休眠状态下可以彻底断电而不用担心信息丢失,有利于减小了静态功耗。但是,现有的高密度TCAM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0”和“1”信号之间的存储窗口较小,对于基于MRAM的高密度TCAM,由于MRAM本身Roff/Ron(Ron为低阻,Roff为高阻)较小,且易受波动影响,导致相应的高密度TCAM中的“0”和“1”信号之间的存储窗口小。对于基于RRAM的高密度TCAM,由于其主要依赖RRAM存储电阻与晶体管之间分压获得“0”或“1”,而晶体管和RRAM存储电阻在小尺寸时波动都比较大,且波动规律不一致,导致所得到的“0”和“1”信号之间的存储窗口易受波动影响而变差。
TCAM单元的面积仍然较大,现有的最小高密度TCAM单元面积仍有50F2(F为每个工艺代下的特征尺寸)。由于现有的高密度TCAM单元仍需要晶体管的辅助才能实现TCAM功能,而晶体管需要制作在CMOS前段工艺上,这样一方面撑大TCAM单元的面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TCAM单元三维(3D)集成的可能性,也不利于发挥RRAM的3D可集成能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减小存储单元体积,增大存储器存储密度,提高存储器可靠性,使存储器的3D集成成为可能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