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整型机械自动复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7444.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运;杨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B21D22/02;B21D37/08;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王洋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型 机械 自动 复位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V整型机械自动复位装置,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包括上模复位顶杆、下模复位顶杆、复位块、整形块、下模复位顶杆氮气弹簧、上模复位顶杆氮气弹簧、产品、到位感应器,所述上模复位顶杆与上模复位顶杆氮气弹簧连接,所述下模复位顶杆与下位复位顶杆氮气弹簧连接,所述下模复位顶杆与上模复位顶杆分别位于复位块的上下两端,所述复位块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下模复位顶杆与上模复位顶杆固定在复位块的前部,所述后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中部放置产品,所述到位感应器安装在复位块的下方,用于检测是否到位。上述发明将原有11单工序生产改为整体式的模内一站式传递模生产,生产人员由原有的15个人压缩至2‑3人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整型机械自动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汽车制造行业中,提高设备的驾动率以及减少人工操作是当下整个冲压行业的当务之急首要完成任务,尤其在汽车骨架件座盆侧板、座盆零件中,按传统的冲压工艺零件冲压时只能用单工序冲压手动旋转多个角度才能完成整个零件冲压,正常一个零件工序将达到11工序以上,按正常冲压生产加上过程中转人员一共需要15人以上才能完成,这样给冲压厂上带来及大的人工和设备成本负担。
专利文献CN112170696A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边板腰托支架冲压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垫板,下模连接板,第一导柱浮升导料销,内导套,第一冲孔定模,预冲孔定模、第二冲孔定模、一次切边定模、折弯定模、侧折弯模具、整形模具、切边切断定模、导正销柱,导正销孔,下退料销,上模座,上垫板,上连接板,压料板,退料弹簧,内导柱,导正销,导套,第一上斜楔块和第二上斜楔块,第一冲孔冲头,预冲孔冲头,一次切边冲头,折弯冲头,切断冲头,上退料销,其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专利文献CN212042294U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弹簧,套筒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套环,套环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与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上模座的表面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它通过冲压机对上模座的推动,使得上模块对下模块表面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整形,当冲压结束时,可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推动上模座复位,通过转动杆的逆时针转动,可带动夹板脱离上模块,从而对上模块进行更换,实现汽车零部件的冲孔、压边等不同状况的整形,提高整形模具的通用性。
专利文献CN110496873A涉及汽车靠背侧板激光焊接面的冲压模,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上设置有仿型定位块,仿型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下模板上可拆卸设置有两个辅助压持块、滑动设置有第一侧整形块和第二侧整形块;第一定位块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侧整形块对应的第一整形凹模,和与第二侧整形块对应的第二整形凹模;上模板上固定设置有与仿型定位块配合的整体式的仿型限位块、驱动第一侧整形块的第一驱动块,和驱动第二侧整形块的第二驱动块;同时对侧板两端的激光焊接面同步进行压持,且能够保持较大的钢性强度,而不需传统的压料再整形,无需再次受压料板二次压料变形影响,提高整形稳定性。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冲压模的生产效率较低,且生产工序较多,同时所需生产人员较多。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劳动力的可自动对汽车座盆侧板整形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V整型机械自动复位装置,通过此发明对汽车座盆侧板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以及对原有手动旋转生产改为模内自动旋转复位生产技术,以及将原有11单工序生产改为整体式的模内一站式传递模生产,生产人员由原有的15个人压缩至2-3人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整型机械自动复位装置,包括上模复位顶杆、下模复位顶杆、复位块、整形块、下模复位顶杆氮气弹簧、上模复位顶杆氮气弹簧、产品、到位感应器、定位组件和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数码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