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推力杆支架和前空气悬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238.4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柳超;许长贺;祝洪滨;孙禹;王莉;吴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推力 支架 空气 悬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推力杆支架和前空气悬架系统,属于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技术领域,为解决重量较重和功能较单一等技术问题而设计。汽车推力杆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相对间隔设置,且三者围设形成的侧面呈门状形,底板与车架纵梁连接,第一支腿与横向圆管梁连接,第二支腿与车架前加长梁连接。该汽车推力杆支架和前空气悬架系统实现了集成多种连接功能,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从而减轻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空气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推力杆支架和前空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前空气悬架推力杆支架从结构类型来划分,主要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分体式推力杆支架的结构简单,功能比较单一,而一体式推力杆支架的结构复杂,但能实现多种功能。推力杆支架的成型方式主要有铸造工艺和板材焊接工艺这两种,铸造工艺多用于一体式,可实现复杂的结构,板材焊接工艺受限于工艺方式,只是实现简单结构,多用于分体式。现有技术中的大梁式结构的支架多采用分体式,即上推力杆与上支架连接,下推力杆与下支架连接,其重量较重,功能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推力杆支架,该汽车前推力杆支架实现了集成多种连接功能,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从而减轻了支架的重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空气悬架系统,该前空气悬架系统具有多种连接集成功能,零部件数量较少,从而系统的重量较轻。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推力杆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间隔设置,且三者围设形成的侧面呈门状形;所述底板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第一支腿与横向圆管梁连接,所述第二支腿与车架前加长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车架纵梁抵接在所述凸台上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配合孔内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第一上连接孔和第一下连接孔,所述第二支腿上设有第二上连接孔和第二下连接孔,所述第一上连接孔和所述第二上连接孔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下连接孔和所述第二下连接孔沿所述水平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还设有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上设有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第一减重孔;和/或所述第二支腿上设有第二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支腿的正面呈类梯状形,且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腿的长度;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支腿的正面呈类梯状形,且所述底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腿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连接孔、所述第一下连接孔、所述第二上连接孔和所述第二下连接孔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内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横向圆管梁抵接在所述第一支腿上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车架前加长梁抵接在所述第二支腿上且通过第三连接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固定。
一种前空气悬架系统,包括所述汽车推力杆支架、所述车架纵梁、所述车架前加长梁、所述横向圆管梁、上推力杆和下推力杆,所述汽车推力杆支架的底板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所述汽车推力杆支架的第一支腿与所述横向圆管梁连接,所述汽车推力杆支架的第二支腿与所述车架前加长梁连接,所述第一支腿上和所述第二支腿上均连接有所述上推力杆和所述下推力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