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随钻遥控伸缩短钻铤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8320.7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蒋鹏;黄海春;蒋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6 | 分类号: | E21B17/16;E21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遥控 伸缩 短钻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随钻遥控伸缩短钻铤,涉及钻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钻铤模组,多个钻铤模组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排列,位于最上端的钻铤模组的上端装配有连接头,位于最下端的钻铤模组的下端装配有钻土头,钻铤模组由伸缩机构和取样机构组成,伸缩机构位于取样机构的上端,伸缩机构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一传动电机带动保护外壳在限位轴杆的外侧进行移动,调节钻铤模组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装置的长度,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启动第一传动电机对取样机构的位置进行微调,并启动第二传动电机使取样筒进行转动,能够较为简单的对多个位置的泥土进行取样,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下随钻遥控伸缩短钻铤。
背景技术
钻铤处在钻柱的最下部,是下部钻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壁厚大(一般为38~53mm,相当于钻杆壁厚的4~6倍),具有较大的重力和刚度,为了方便起下钻工作,可以在钻铤的内螺纹的外表面加工吊卡槽和卡瓦槽,钻铤使用轧制或锻造的AISI4145H铬钼合金钢制造,对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钻铤一般分为3种,螺旋钻铤、无磁钻铤和整体钻铤,整体钻铤为光滑的厚壁圆管,两端加工连接螺纹,螺旋钻铤在圆钻铤外圆柱面上加工3条右旋的螺旋槽,以减少与井壁的接触面积,能有效的防止压差卡钻,无磁钻铤主要用于石油钻井过程中的监测,结构与整体钻铤相同,无磁钻铤是使用N1310低碳合金钢制造,该材料是经过严格的化学成分分析锻造而成,该材料经机械性能测试可以确保硬度、韧性、冲击值以及抗腐蚀性能符合标准,具有良好的低磁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但现有钻铤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装置的长度,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且对土地内部的泥土进行取样时较为困难,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随钻遥控伸缩短钻铤,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有钻铤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装置的长度,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且对土地内部的泥土进行取样时较为困难,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井下随钻遥控伸缩短钻铤,包括多个钻铤模组,多个所述钻铤模组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排列,位于最上端的钻铤模组的上端装配有连接头,位于最下端的钻铤模组的下端装配有钻土头;
所述钻铤模组由伸缩机构和取样机构组成,所述伸缩机构位于取样机构的上端,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取样机构的下端固定有第三连接件;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中间位置滑动连接限位轴杆,所述限位轴杆位于保护外壳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腔的内部装配有第一传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啮齿轮,所述限位轴杆位于保护外壳内部一端的周侧固定有多个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限位轮,所述传动限位轮的下端固定有从动啮齿轮,所述从动啮齿轮和传动啮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多个与传动限位轮相适应的限位螺纹杆,所述限位螺纹杆和传动限位轮螺纹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启动第一传动电机带动保护外壳在限位轴杆的外侧进行移动,调节钻铤模组的长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装置的长度,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支架的内部装配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限位轮和限位支架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限位支架的内部装配有滚动轴承,能够有效的减小传动限位轮和限位支架之间的摩擦力,使传动限位轮转动的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的上端螺钉连接有限位加固板,所述限位加固板和限位轴杆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曙光华阳钻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