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431.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张现广;洪扬;朱烨;邢精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旋转 偏心 破绳夹苗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装置,包括:具有一空腔,头部偏心式伸出一凸出部位的偏心穿绳插头;位于所述空腔内部,且可沿空腔轴向移动、头部可伸出所述空腔的细管状夹取装置,所述细管状夹取装置可抓取海带苗;带动所述偏心穿绳插头旋转,并使所述凸出部位偏心旋转的同步带轮;设于所述偏心穿绳插头四周,径向着力于偏心穿绳插头的四周,使其可横向浮动的弹性部件;带动偏心穿绳插头上下移动的第一动机机构;带动细管状夹取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机构。穿绳插头在浮动旋转偏心的作用下,自动寻找苗绳内三股绳交织的缝隙,穿透苗绳的成功率高,阻力小,速度快,对苗绳没有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方法与装置,属于渔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带作为重要的海藻类经济价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目前海带普遍采用筏式养殖方式,养殖过程中海带整齐地附着在苗绳上,每根苗绳长度约2.3~2.5米,每根苗绳附着海带30~40棵。在海藻机械化生产方面,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展了海带夹苗装置研究,先后研制成绳夹式夹苗机、分绳机头式夹苗机、脚踏式海带夹苗机等半自动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较为先进的海带夹苗机械系统,采用后插方式将海带幼苗插入苗绳中,可实现海带夹苗机的半自动插苗,伤苗率较高,且夹苗速度接近手工操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公布日为2020年7月7日,公布号为CN111374039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海带成排插苗的苗绳解旋方法及装置”,是本发明的参考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方法与装置,针对分段解旋后的海带苗绳,浮动旋转偏心穿绳插头能顺利插入并穿透3股苗绳交织的苗绳缝隙,夹取海带苗根系,并拖拽苗根至苗绳上沿,并使海带苗根系不受损伤。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空腔,头部偏心式伸出一凸出部位的偏心穿绳插头1;位于所述空腔内部,且可沿空腔轴向移动、头部可伸出所述空腔的细管状夹取装置,所述细管状夹取装置可抓取海带苗;带动所述偏心穿绳插头1旋转,并使所述凸出部位偏心旋转的同步带轮3;设于所述偏心穿绳插头1四周,径向着力于偏心穿绳插头1的四周,使其可横向浮动的弹性部件;带动偏心穿绳插头1上下移动的第一动机机构;带动细管状夹取装置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机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横向设置的导轨5、弹簧6,弹簧6套在所述导轨外,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抵住一机座4,所述机座4为一腔体结构,其内壁固定设置若干角接触轴承,所述角接触轴承施力于所述偏心穿绳插头1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细管状夹取装置包括夹爪开合装置,所述夹爪开合装置包括夹爪2、开合推杆11、开合滑块12、开合滑槽13、开合气缸14;所述开合滑块12与开合推杆11上端垂直固定连接,开合滑块12位于所述开合滑槽 13内,开合气缸14带动所述开合滑槽13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开合推杆 1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夹爪2张开/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细管状提升装置,所述细管提升装置包括移动槽8、提升滑块9、提升气缸10,所述偏心穿绳插头1的管体7的上沿与提升滑块9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滑块9限位于所述移动槽8内,提升气缸10带动所述移动槽8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偏心穿绳插头1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17,所述机架17作为浮动旋转偏心破绳夹苗装置的支撑基础,机架17外部固定一竖向的齿条16,齿轮15与所述齿条16 啮合,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带动所述齿条16与机架17一并竖向移动。
优选的,偏心穿绳插头1呈圆柱状外圆,中部有圆通孔,向下的端部偏离圆心的侧边呈局部扁圆形钝尖状,钝尖距离圆心有一定距离,呈偏心状;或者偏心穿绳插头1也可以由呈螺旋状结构,螺旋状结构内设导管螺旋状结构附着于导管外侧,螺旋状结构的初始端向下形成偏心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