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636.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水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4;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716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体式 多功能 下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属于集雨水窖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集雨水窖占地面积大、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包括窖体和过滤单元;过滤单元包括滤管、可调精度滤网和可视化刻度尺;滤管固定于窖体内,且滤管的顶部穿过窖体并向外延伸;可调精度滤网、可视化刻度尺分别置于滤管内;滤管包括一体连接的沉淀筒、内部滤网和冲孔式过滤网;沉淀筒、内部滤网位于窖体内,冲孔式过滤网位于窖体外;地埋式使用,减少土地占用;集雨面积不受地形限制;侧进水方式,解决了现有集雨窖上下进水方式的滤网堵塞问题,减少维护成本;地埋式使用,彻底解决了现有软体水窖的抗紫外线、老化能力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雨水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集雨水窖多设置在地面上,对于土地的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因紫外线、风吹日晒等因素造成使用寿命缩短;集雨面的大小在出厂时即固定下来,集雨量受到地形限制;现有的软体水窖类产品,过滤网均采用平面式由上而下的过滤进水方式,因软体水窖基本上都是安装在户外或野外,风吹日晒,植物的残枝败叶和毛絮等很容易堵塞过滤网,一旦出现过滤网堵塞,集雨面出现积水,从而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现有软体水窖类产品,膜材本身的适用温度范围为-30度70度,而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差异大,对水窖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地埋式使用,减少土地占用;集雨面积不受地形限制;侧进水方式,解决了现有集雨窖上下进水方式的滤网堵塞问题,减少维护成本;地埋式使用,彻底解决了现有软体水窖的抗紫外线、老化能力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窖体和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管、可调精度滤网和可视化刻度尺;所述滤管固定于所述窖体内,且所述滤管的顶部穿过所述窖体并向外延伸;所述可调精度滤网、可视化刻度尺分别置于所述滤管内;所述滤管包括一体连接的沉淀筒、内部滤网和冲孔式过滤网;所述沉淀筒、内部滤网位于所述窖体内,所述冲孔式过滤网位于所述窖体外。
优选地,所述可视化刻度尺的底部一体设有浮球。
优选地,所述窖体上设有出水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设计,地埋式使用,减少土地占用;集雨面积不受地形限制;侧进水方式,解决了现有集雨窖上下进水方式的滤网堵塞问题,减少维护成本;地埋式使用,彻底解决了现有软体水窖的抗紫外线、老化能力的问题,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埋、分体式多功能地下集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集雨面1、冲孔式过滤网2、可调精度滤网3、内部滤网4、出水阀门5、窖体6、浮球7、可视化刻度尺8、沉淀筒9、土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水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水保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