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8854.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嘉;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C1/06;A01G22/40;A01N63/22;A01N63/20;A01P21/00;C12R1/07;C12R1/41;C12R1/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大豆 吸收 产量 人工合成 益生菌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及其应用。该人工合成益生菌群FN‑SynCom1分离自大豆根系,包含3株培养且有显著促生功能的细菌,其中菌株RBC‑258具有IAA分泌能力,菌株RBC‑288和RBC‑289具有溶解难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大豆人工合成益生菌群FN‑SynCom1在室内和田间接种条件下能明显促进大豆对氮、磷的吸收,促进大豆生长,增加生物量。其中在田间条件下与不接种的大豆相比接种该益生重组菌群FN‑SynCom1能提高氮(37.2%‑69.6%)、磷(57.5%‑67.7%),且增加大豆的产量23.3%‑36.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与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根系相关微生物组对植物的健康、营养和生长十分重要。尽管微生物对宿主植物的益生功能很早就被认识到,但是目前对这些有益微生物的挖掘和利用大都集中在个别的微生物种属上。如何充分的挖掘和综合利用这些有益微生物鲜有报道。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的矿质营养,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获取,利用具有固氮和解磷功能的微生物是提高植物从土壤获取氮、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目前在利用植物的益生菌方面主要集中在单菌的应用,这也是造成田间应用效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因此构建重组有益微生物菌群,综合利用的植物根系相关的有益的功能,是提高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和促进植物的生长克服单菌应用效果不稳定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合成益生菌群与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重组益生菌群FN-SynCom1,包含芽孢杆菌(
所述的提高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的人工重组益生菌群FN-SynCom1在增加大豆氮、磷吸收和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述益生菌群包含3株培养且有显著促生功能的细菌,其中菌株RBC-258具有IAA分泌能力,菌株RBC-288和RBC-289具有溶解难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大豆人工合成益生菌群FN-SynCom1在室内和田间接种条件下能明显促进大豆对氮、磷的吸收,促进大豆生长,增加生物量。其中在田间条件下与不接种的大豆相比接种该益生重组菌群FN-SynCom1能提高氮(37.2%-69.6%)、磷(57.5%-67.7%),且增加大豆的产量23.3%-36.1%。
附图说明
图1. 基于16S rDNA序列的重组益生菌群FN-SynCom1单菌的进化树分析。
图2. 不同氮、磷养分条件下接种人工重组益生菌群FN-SnyCom1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图3. 大田条件下应用重组菌群对大豆氮、磷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地1-洋中)。
图4. 大田条件下应用重组菌群对大豆氮、磷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地2-南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菌株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停车设备
- 下一篇:用于存储信息的自毁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