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8901.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燃;王显凤;田庆忠;吴林;刘静;李洪海;姜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22/25;C05G3/00;C05G3/60;C05G3/8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生姜 瘟病 传播 方法 | ||
1.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阻隔和生物阻隔,其中物理阻隔是在种植地四周设置外围排水沟,在外围排水沟包围的种植地中分别开设横向和纵向排水沟,形成多个网格单元组成的网格模式;上述生物阻隔是在所述网格单元中开种植沟,在种植沟中加入有机生物菌肥,所述有机生物菌肥的组分包括大豆饼粕、竹制生物炭、石灰石、粉煤灰、硝酸钾和复合生物菌剂,上述复合生物菌剂为藤黄微球菌、AM真菌、放线菌和多粘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阻隔具体是在种植地四周设置外围排水沟,沟宽30cm、深80cm,在外围排水沟包围的种植地中横向每间隔2m设置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的沟宽30cm、深60cm,纵向每间隔8m设置横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的沟宽30cm,深80cm,形成多个16m2面积的网格单元组成的网格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网格单元纵向每间隔40cm横向开种植沟种植生姜,生姜植株的株距约为20cm,种植完成覆土后沟深30-40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生物菌肥的用量为1100-1350kg/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生物菌肥中按照质量组分为大豆饼粕8~10份、竹制生物炭2~3份、石灰石0.8~1.2份、粉煤灰0.5~1.5份、硝酸钾2~2.5份和0.1~0.3份复合生物菌剂。
6.一种抑制生姜姜瘟病传播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案进行:
S1、在种植地四周开挖外围排水沟,沟宽30cm、深80cm,在外围排水沟包围的种植地中横向每间隔2m设置纵向排水沟,纵向排水沟的沟宽30cm、深60cm,纵向每间隔8m设置横向排水沟,横向排水沟的沟宽30cm,深80cm,形成多个16m2面积的网格单元组成的网格模式;
S2、在每个网格单元中纵向每间隔40cm横向开挖种植沟,在沟中均匀铺入有生物机菌肥,有机生物菌肥的用量为1100-1350kg/亩,有机生物菌肥组分包括大豆饼粕8~10份、竹制生物炭2~3份、石灰石0.8~1.2份、粉煤灰0.5~1.5份、硝酸钾2~2.5份和0.1~0.3份复合生物菌剂,复合生物菌剂为按照藤黄微球菌:AM真菌:放线菌:多粘芽孢杆菌=1:0.5~1:2.5~4:3~4的质量比例组成的复合菌剂;
S3、在种植沟中种入生姜种,覆土10-15cm,每行种植沟中生姜株距约为20cm,种植完成覆土后沟深30-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9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半导体激光器两级温控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科化验采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