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8903.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健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梅也;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检测 传感器 搭载 构造 托架 | ||
使将固定有检测传感器的托架向翼子板固定时的作业性提高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托架。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具备:翼子板(10);内板(18),相对于翼子板在车辆内侧相对配置;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翼子板与内板之间的空间,检测周围的信息;及托架(20),配置于上述空间,保持检测传感器,固定于翼子板。托架具备:第1壁部(22),具有固定于翼子板的面(22a);第2壁部(24),相对于第1壁部在车辆内侧相对配置,具有与内板相对的面(24b);及连接部(26),连接第1壁部和第2壁部。第2壁部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从面(24b)向车辆外侧方向凹陷的凹部(40、4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周围的信息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及保持该检测传感器的托架。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搭载有具备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的检测传感器的车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检测传感器固定于翼子板(构成车身的侧面的一部分的面板)的车辆内侧的面的构造。翼子板具有与检测传感器的检测部相对的部位。该部位由在检测中使用的光或声音能够透过的材质形成,由此,检测传感器检测车辆侧方的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32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检测传感器向翼子板固定时,通常,预先将检测传感器固定于托架,将该托架固定于翼子板的车辆内侧的面,由此将检测传感器间接地固定于翼子板。该固定作业在车身被某种程度组装后进行。因而,在进行固定作业的时间点下,在翼子板的附近以与该翼子板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内板。因此,作业者需要以不与内板干涉的方式进行固定作业。然而,翼子板与内板的距离比较短,形成于两者之间的空间比较窄,因此存在难以进行固定作业(例如,保持着托架的手与内板干涉)这一问题。
本发明为了应对上述的问题而完成。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使将固定有检测传感器的托架向翼子板固定时的作业性提高。
本发明的车辆用检测传感器的搭载构造(以下,称作“本发明构造”。)具备:
翼子板(10),构成车身的侧面的一部分;
内板(18),相对于所述翼子板(10)在车辆内侧与该翼子板(10)相对配置;
检测传感器(14),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翼子板(10)靠所述车辆内侧且相对于所述内板(18)靠车辆外侧的空间(S),具备能够检测周围的信息的检测部(14a),该检测部(14a)经由设置于该翼子板(10)的开口部(12a)而向车辆侧方露出;及
托架(20),配置于所述空间(S),保持所述检测传感器(14),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
所述托架(20)具备:
第1壁部(22),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固定于所述翼子板(10)的翼子板固定面(22a),设置有使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检测部(14a)向所述车辆侧方露出的开口部(22b);
第2壁部(24),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22)在所述车辆内侧与该第1壁部(22)相对配置,覆盖所述检测传感器(14)的所述车辆内侧的面(14d),在其所述车辆外侧具有供所述检测传感器(14)固定的检测传感器固定面(24a),在其所述车辆内侧具有与所述内板(18)相对的内板相对面(24b);及
连接部(26),连接所述第1壁部(22)和所述第2壁部(24),
所述第2壁部(24)在其车辆前侧及其车辆后侧分别具备从所述内板相对面(24b)向车辆外侧方向凹陷的凹部(40、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8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