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芩素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89357.1 申请日: 2021-01-22
公开(公告)号: CN112755017A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陈艳艳;钱琳;戴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P25/28;A61P25/00;A61P29/00
代理公司: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代理人: 王茹;王锋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芩 化合物 制备 促进 神经 干细胞 分化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素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用途包括黄芩素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药物、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药物或缓解和/或治疗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至少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同时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从而实现神经损伤修复。本发明首次发现了黄芩素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非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有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直接肯定了黄芩素作为神经治疗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也为神经损伤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芩素类化合物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黄芩素类化合物、其异构体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再生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细胞损伤后不可再生,往往导致相应功能的退化与瘫痪,对于神经修复损伤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再生医学的攻克难点。神经损伤发生后会造成一系列神经元死亡、轴突丢失甚至伴随血管破损并引起一系列炎症等进一步恶化损伤微环境,使得神经分化再生十分困难。近年来,神经损伤再生修复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药物治疗、电刺激、组织工程技术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控神经再生、改善损伤微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治疗,但至今尚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法。

黄芩素(Baicalein,缩写为BL)是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镇痛等作用,目前已被用于肠炎、痢疾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已有报道黄芩素能够在中枢神经损伤后激活自噬,抑制焦亡,并抑制内质网介导的细胞凋亡(李沅隆,黄芩素通过PI3K激活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自噬从而降低其凋亡的机制研究.2018,锦州医科大学;吴晨宇,周凯亮,and倪文飞,黄芩素在制备促进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功能恢复的药物中的应用)。另有研究也表明了黄芩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减缓不利因素如γ射线对神经造成的损害程度,足见黄芩素对保护神经、减轻神经受损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神经功能的修复(Oh,S.B.,et al.,Baicalein attenuates impaired hippocampalneurogenesis and the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duced byγ-ray radiation.Br JPharmacol,2013.168(2):p.421-31)。另有研究表明,黄芩素还具有削弱神经疼痛的作用(Lai,H.-C.,et al.,Baicalein attenuates neuropathic pain and improves sciaticnerve function recovery in rats with partial sciatic nervetransection.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2018.81(11):p.955-963.)。

综上,黄芩素是传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是十分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但目前有关黄芩素对神经损伤的报道多从减少凋亡与细胞保护、减轻疼痛感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尚未发现黄芩素是否具有直接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发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芩素类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缓解和/或治疗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组合物的药物。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黄芩素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药物、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药物或缓解和/或治疗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至少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同时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从而实现神经损伤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