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366.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春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新能源 汽车 洁净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包括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充电装置,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上均匀滑动插接有外磁针,所述圆柱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下摆体,所述下摆体的底部连接有上摆体,所述下摆体的外壁安装有内电磁针,所述外磁针位于内电磁针的回转线外侧,所述上摆体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铜片,所述充电头、铜片和内电磁针相互电连接,本发明,具有适应模块式电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新能源汽车电池按照功能分为主动力仓、车内电子设备仓等部分组成、为了提升其可替换性,新技术将其做成多个模块的组合式电池并得到初步应用。
但现有的充电设备往往将电池统一充电,可能造成电池某些仓位在充电时长期通以电流造成使用寿命的降低,分别充电又会占用过多的充电接口。因此,设计适应模块式电池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用自洁净式充电设备,包括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充电装置,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上均匀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上均匀滑动插接有外磁针,所述圆柱壳体的中心处设置有下摆体,所述下摆体的底部连接有上摆体,所述下摆体的外壁安装有内电磁针,所述外磁针位于内电磁针的回转线外侧,所述上摆体上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安装有铜片,所述充电头、铜片和内电磁针相互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磁针和内电磁针均为极性相反的左右分体式磁极,且外磁针的左右两个部分可以相互滑动,下摆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与外磁针的其中一个磁极贯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单向阀体,所述单向阀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囊,所述密封囊的内部安装有阀球,所述密封囊的一侧贯通设置有导压装置,每个所述单向阀体的一侧与位于外磁针处的圆柱壳体贯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柱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膜,所述圆柱壳体与柔性膜之间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单向阀体的顶部和底部对应贯通连接有罗茨泵,所述罗茨泵与单向阀体之间设置有加压腔室,所述加压腔室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体,所述罗茨泵的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左端口和右端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压装置包括导压壳,所述导压壳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对应安装有折叠囊,所述折叠囊的一侧设置有挤压球,两个所述挤压球之间连接有弹性连接部,两个所述折叠囊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端口和右端口贯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方形壳,所述方形壳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上对应设置有调向部一和调向部二,所述挤压球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铰接有接触球,所述导压壳的上下对应设置有两个出口,且接触球与两个出口相配合,两个所述接触球的一端分别与调向部一和调向部二贯通连接,所述调向部一和调向部二与滑动板相接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活塞体相活动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体的一侧与凸轮贯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春,未经陈兆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