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及其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373.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宇;汤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8 | 分类号: | C22C21/18;C22C1/02;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质量 优异 高强 及其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wt%):Si1.5~3.0、Cu3.0~4.0、Mg0.8~1.4、Mn0.2~0.7、Zn0.3~0.7、Ti0.3~0.5、B0.1~0.2、Zr0.05~0.2、Cd0.1~0.6以及余量的Al,所述铝材阳极表面等轴晶所占面积比≥87%,Cube织构沿加工方向均匀分布、占比10~20%,并公开了其成形方法。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表面无异色,且强度大幅提升的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及其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热性能,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蚀性能,着色后外观可以呈现多种颜色,从而使其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铝材的阳极氧化处理是一种电解氧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同时存在氧化膜的形成和溶解的两个对立的反应,最终在铝材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氧化层的状态取决于上述两个反应速度的相对快慢。这层氧化膜具有防护性、装饰性以及绝缘性等功能特性。
但是,阳极氧化和着色处理后,易发生铝材表面颜色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现有技术中,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材表面氧化膜存在异色现象,异色区域沿铝材的加工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宽度50μm~5mm,长度可以达到几个毫米,甚至十几个毫米。着色处理后的异色现象显著,严重制约了铝材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推广。同时,与不锈钢材料相比,铝材较低的强度不能满足铝材作为结构部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处理之后表面无异色,且强度大幅提升的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及其成形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wt%):Si1.5~3.0、Cu3.0~4.0、Mg0.8~1.4、Mn0.2~0.7、Zn0.3~0.7、 Ti0.3~0.5、B0.1~0.2、Zr0.05~0.2、Cd0.1~0.6以及余量的Al,所述铝材阳极表面等轴晶所占面积比≥87%,Cube织构沿加工方向均匀分布、占比10~20%。
作为优选地,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wt%): Si2.0~2.5、Cu3.2~3.8、Mg1.0~1.2、Mn0.4~0.5、Zn0.4~0.6、Ti0.0.35~0.45、B0.13~ 0.17、Zr0.1~0.15、Cd0.3~0.4以及余量的Al。
进一步地,所述Al选用高纯铝。
进一步地,所述铝材的表面氧化膜厚度为12~18μm。
进一步地,所述铝材的表面氧化膜厚度分布均匀,标准差<1.0μm。
一种表面质量优异的高强铝材的成形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将Si、Cu、Mg、Mn、Zn、Ti、B、Zr、Cd根据对应的重量份数加入熔炼炉中,在 850~1000℃条件下熔化,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合金熔体;
(2)将Al在720~750℃条件下熔化,得到纯铝液,并将纯铝液等量分为三等份逐批加入步骤(1)得到的合金熔体内,以600~75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合金液;
(3)将混合合金液浇铸、淬火、时效处理得到高强铝材;
(4)将高强铝板材表面进行机械打磨处理,并用清水进行冲洗;
(5)将高强铝材浸入NaOH溶液,除去所述铝材基体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
(6)将经NaOH溶液碱洗处理后的铝材浸入HNO3溶液进行酸洗处理,除去所述铝材碱洗表面残留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盛达前亮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