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900.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明;吴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胶点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2;C22F1/053;C21D1/18;B21C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模具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铝基合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Fe,Cu,Mn,Mg,Cr,Zn,Ti,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制备工艺为:根据最终产品的组分称取原料进行熔炼,将配料完成的熔体进行精炼,将熔体加入挤压机后进行挤压,对挤压后的挤压材进行固溶处理,对固溶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淬火处理,对淬火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拉伸处理,对拉伸处理后的挤压材进行时效处理,将经过时效处理的挤压材进行机械加工制成铝合金板。本申请的铝合金板可用于橡胶圈的模具,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铝基合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目前生产橡胶圈时,使用的模具材质均为45号钢。45号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热轧硬度229HBS、退火硬度197HBS因含硫、磷等有害杂质较少,因而质量较高,其强度、塑性、韧性均比碳素结构钢好,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常用于制造较为重要的机械零件。
但是45号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模具由于长期接触空气,会发生氧化锈蚀,从而使生产得到的橡胶圈尺寸不稳定,无法达到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模具的耐腐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及其制备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模具的铝合金板,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Si≤0.25%,Fe≤0.41%,Cu1.26-1.71%,Mn≤0.3%,Mg2.1-2.5%,Cr0.18-0.28%,Zn5.1-6.0%,Ti≤0.16%,Zr0.1-0.2%,其余为Al以及不可除去的杂质;其中,Zn/Mg比为2.3-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合金板代替45号钢的方式,使得模具不易生锈,保证了橡胶圈的尺寸稳定性。
Zn、Mg元素形成强化相(MgZn2)η相及它的亚稳态相η',Al和Zn、Mg元素形成三元固溶体T(AlMg2Zn3)强化相,在合金温度降低的同时,这些相的溶解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在晶体内会析出弥散强化相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随着铝合金强度的增加,其韧性、塑性以及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减小,所以需要合理的控制铝合金中Zn和Mg元素的含量及二者的质量比,从而控制铝合金的性能。Zn/Mg比为2.3-2.5时,铝合金综合性能最佳。Zn含量大于6.0%时,合金的塑性、断裂韧性及疲劳性能明显下降,耐蚀性能也较差。Mg含量大于2.5%,会促使应力腐蚀开裂,降低抗应力腐蚀性能。
Cu元素能够与Al、Mg结合形成Al2CuMg相,从而改善Zn、Mg含量过高时降低的抗腐蚀性能及塑性等问题,同时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在Zn含量高的铝合金中,Cu原子能够溶入GP区域,在GP区温度范围得到稳定的同时,还起到了减缓时效析出的作用。Cu原子还能溶入η及η'强化相中,晶界和晶内的电位差因此得到降低,从而减弱了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
少量的Cr、Ti、Zr和Mn元素,有利于铝合金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能够提高铝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其中,Mn、Zr、Cr元素是弥散相形成元素,在合金中形成的弥散相大小为0.01-0.lμm,这种弥散相能够抑制铝合金晶粒的长大和再结晶的发生,在提高铝合金强度的同时还能改善其韧性。
铝合金中含有0.18%~0.28%Cr,能够使得铝合金晶粒中形成一些弥散强化相,从而细化晶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胶点密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胶点密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