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0713.1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大龙;赵剑;陈鹏;刘子正;陈卓;袁东旭;余豪;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安凯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屏 电子设备 | ||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基板、像素单元和弯折检测装置,所述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板;
所述弯折检测装置包括光栅结构、光波导传输层、遮光层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光栅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且位于所述像素单元的一侧;所述像素单元的入射光射入所述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对应所述入射光产生反射光;所述弯折部弯折形变带动所述光栅结构的光栅周期长度变化,以改变所述反射光的波长;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光栅结构上方;
所述光波导传输层设置于所述光栅结构与所述光电传感器之间,将所述反射光引导至所述光电传感器;
所述光波导传输层包括在所述柔性基板上层叠设置的隔离层、ITO层和钝化层,所述隔离层和所述钝化层的折射率均大于所述ITO层的折射率;所述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具有伸入所述ITO层的楔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折射率为3-4,所述ITO层的折射率为1.3-1.6,所述钝化层的折射率为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ITO层的一侧,所述光栅结构包括沿光栅排布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光栅凹槽,所述光栅凹槽中填充有ITO,填充后的所述光栅结构在远离所述ITO层的一侧具有平整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弯折部的多个所述光栅结构,所有所述光栅结构沿不同方向呈行列排布于所述弯折部的不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条横向延伸的栅线和多条纵向延伸的数据线,所述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栅线或/和所述栅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位于所述弯折部两侧的子屏,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对应所述子屏设置的驱动控制线,所述驱动控制线与对应所述子屏中的所述栅线之间设置有控制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和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至少一个环境光检测阵列,所述环境光检测阵列包括多个检测晶体管,所述检测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所述检测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控制芯片相连,所述控制芯片响应所述检测晶体管的漏极电流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所述像素单元的寻址薄膜晶体管,所述检测晶体管与所述寻址薄膜晶体管共栅极和共源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和红外光检测装置,所述红外光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检测阵列,所述红外检测阵列包括多个检测电极,所述检测电极包括金属层和设置于所述金属层的LiNbO3或LiTaO3膜层;所述检测电极的正极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响应所述检测电极的反馈电流控制所述柔性显示屏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红外检测阵列设置于无效像素区。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7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