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智能电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1103.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建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潮 结构 智能 电表 | ||
本发明涉及电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的智能电表,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靠近上端位置的两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通风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和锥形齿轮方便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扇叶转动,将电表壳底端的湿气排放到电表壳上端,防止底端线路受潮,同时带动传动杆、第三锥形齿轮和清扫板转动,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带动转动杆和扇叶转动,将电表壳内部的湿气快速排出,通过第一轴承和通风杆方便带动密封板转动,从而将通风口打开,便于增加通风效果,通过第二螺纹槽、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螺栓方便对密封板进行限位,增加通风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的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特别是智能配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它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外,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防窃电等智能化的功能。
但是现在的智能电表虽然各方面智能化较高,但是现在的智能电表往往防潮性能较差,一旦遇到雨雪天气,空气就会变得潮湿,导致空气会进入智能电表内,如果不及时进行除潮的话就会损伤智能电表内部的零件,降低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同时现在的智能电表外部都是有一层透明膜,但是现在的透明膜往往坚固性能较差,同时和电表连接处密封性差,导致雨水会从缝隙内流入智能电表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的智能电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潮结构的的智能电表,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靠近上端位置的两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通风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放置机构靠近下端位置的中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除湿机构,位于所述第一除湿机构两侧的放置机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传动清扫机构,所述放置机构靠近上端位置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除湿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外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开合机构,所述底座靠近下端位置的两侧开设有一个安装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一个一侧呈开口状设置的电表壳,所述电表壳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电表壳靠近下端位置的外侧壁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槽,所述电表壳靠近下端位置的两侧内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块放置板,且所述放置板贯穿开设有若干个气孔,位于若干个气孔相对一侧的放置板贯穿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放置孔。
具体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两个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呈对称设置贯穿开设在电表壳两侧靠近上端位置的侧壁,位于两个所述通风口上端的电表壳相对一侧侧壁均开设有一个通风槽,两个所述通风槽槽底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内均固定套接有一根通风杆,两根所述通风杆相对一侧延伸至两个通风槽外并均固定连接有一块密封板,且两块所述密封板比两个通风口大并均贴合在电表壳外侧壁,两块所述密封板靠近上端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电表壳两侧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第二螺纹槽,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和两个第二螺纹槽共同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栓。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块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在电表壳内部底端一侧,且所述驱动板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根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锥形齿轮。
具体的,所述第一除湿机构包括一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下表面中心处,所述第二轴承下端固定套接有一根转杆,所述转杆靠近上端位置的杆壁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第一扇叶下端位置的杆壁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转杆底端杆壁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锥形齿轮,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建,未经姜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逐步等效平面法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瓶跌落冲击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