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1336.3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孝先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8;F24F8/108;F24F8/90;F24F3/14;F24F11/72;F24F11/5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通风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包括进风结构、进风框、装置本体、出风结构、固定条、防水结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进风结构左侧与装置壳体的侧壁螺接固定,且装置壳体底部与卡接轨道固定连接,同时卡接轨道内部固定连接有窗台卡条,并且装置壳体左侧壁与出风框通过螺丝装配,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装置壳体的左侧。该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密封塞对上固定结构进行第一道的防水密封,上防水条对上固定结构进行第二道的防水密封,同时下防水条对上固定结构进行第三道的防水密封,三道密封结构同时工作,可对上固定结构进行充分的密封工作,避免雨水穿过窗户玻璃与通风器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室内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人们处于工作或者生活的室内环境中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习惯于定时定期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据测定,在门窗全部打开、室内外空气对流良好的情况下,经过15分钟就可让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一遍;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可以大大减少室内空气中病菌的含量。
对于目前的建筑物门窗设计概念而言,一般都是采用大固定、小开启的结构进行,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提升建筑物室内的密闭性,但是这种设计牺牲的是建筑物的通风效果,也就是说目前的建筑物普遍存在室内新风量不足的情况,长期处于新风量不足的室内容易患“室内综合症”,出现头痛、胸闷、容易疲劳的症状,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另外在大风天、下雨天人们为了挡风避雨一般都不能将窗户打开,室外噪音过大影响正常睡眠时也会关闭窗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时会选择利用空调或者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是空调或者空气净化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加大室内的新风量;为了提升建筑物室内的通风效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加大室内的新风量,现在出现了一些通风器产品;这类产品一般被装配到通风器是用于加强空气流通的设备器材,是通风设备的统称。
以窗口通风器为例,通风器在安装的时候,通风器的下侧卡接在窗台卡条中,通风器的上侧与窗户玻璃卡接固定,在下雨天的时候,窗户玻璃与通风器之间接触的位置容易发生渗水,使得雨水穿过窗户玻璃与通风器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室内。
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通风用的智能通风器,包括进风结构、进风框、装置本体、出风结构、固定条、防水结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进风结构左侧与装置壳体的侧壁螺接固定,且装置壳体底部与卡接轨道固定连接,同时卡接轨道内部固定连接有窗台卡条,并且装置壳体左侧壁与出风框通过螺丝装配,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装置壳体的左侧,且上固定结构设置在装置壳体的上侧,所述出风框左侧内壁开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结构,所述固定条在装置壳体的表面设置为两组,且左侧的固定条与左型材螺接固定,同时右侧的固定条与右型材螺接固定,所述左型材上设置有左固定板,且右型材上设置有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左载板,且左载板底部安装有左卡扣,所述右固定板左侧与右载板固定连接,且右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右卡扣,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装置壳体、卡接轨道和窗台卡条。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箱、隔离网和风扇,且风扇、进风口和导风管相对设置,同时进风口通过导风管与连通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框包括进风口、导风管、连通管、流通箱和加热丝,且流通箱右侧与连通管焊接固定,同时连通管右侧与导风管焊接固定,流通箱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孝先,未经徐孝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