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1477.5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佘红斌;江光林;尹赞阳;胡新龙;程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驰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30‑380份、砂530‑590份、轻骨料420‑480份、水150‑180份、陶瓷粉12‑22份、粉煤灰75‑110份、增强纤维12‑20份、分散剂3‑8份、增稠剂15‑20份、减水剂5‑12份。本申请具有抑制轻骨料混凝土中轻骨料的上浮,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保障建筑物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就是利用轻质骨料制成的混凝土,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以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耐火、抗震性好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专利公告号为CN1086232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300-400份,矿粉45-70份,砂700-740,轻骨料420-470,水160-178,粉煤灰55-72份,减水剂5-9份,引气剂0.04-0.12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轻骨料颗粒密度较小,在混凝土的拌合以及浇筑施工过程中易发生上浮,导致轻骨料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差,造成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影响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抑制轻骨料混凝土中轻骨料的上浮,本申请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轻骨料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330-380份、砂530-590份、轻骨料420-480份、水150-180份、陶瓷粉12-22份、粉煤灰75-110份、增强纤维12-20份、分散剂3-8份、增稠剂15-20份、减水剂5-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骨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自重;陶瓷粉的颗粒细小,比表面积高,加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加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改善轻骨料上浮的情况;粉煤灰能够提高拌合物的粘聚性,且其中的微珠颗粒能够对泌水通道起到堵截的作用,提高拌合物的保水性;加入增强纤维后,其分散在混凝土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强度及延伸率和韧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其在混凝土中能够限制轻骨料在混凝土中的运动,有效的抑制轻骨料的上浮,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而由于增强纤维不易分散在混凝土中,因此添加分散剂以提高增强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度;增稠剂的加入能够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稠度,进一步抑制轻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上浮,同时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减水剂的加入,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优选的,所述轻骨料包括质量比为(2-3):4的轻细骨料和轻粗骨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粗骨料和轻细骨料相互配合,使骨料堆积空隙率小,提高混凝土中轻骨料的密度,降低轻骨料的上浮量。
优选的,所述增强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3):(1-2):3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分散在混凝土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玻璃纤维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火性能,且聚丙烯纤维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强度,各纤维相互配合,使得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各种纤维分散在混凝土内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有效的阻拦轻骨料在混凝土内的运动,有效抑制轻骨料的上浮。
优选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长度均为50-9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驰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驰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用热能的碳纳米管纯化系统
- 下一篇:风机双向抗震支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