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坯多功能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402.9 | 申请日: | 202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业;乔建基;陆小武;金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B22D2/00;B22D11/16;B22D1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监测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学测距仪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设于扇形段出口处辊道(11)的板坯(12)周围,其特征是:包括至少3个检测单元(2)、红外照相机(3)、3个激光测距仪(4)和控制器(5),每个检测单元(2)包括一个激光器(21)和一个激光3D照相机(22)由下至上依次设于所述基准线中点的正上方,或分别设于所述基准线中点的两侧。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①还原轮廓,②测翘曲度,③测温度分布,④显示。本发明测量准确,信息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测距仪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机生产的板坯是连续的,在扇形段出口处,板坯温度很高,而同时,这是的板坯内部组织尚在生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变化。为此,这里需要对板坯的轮廓,宽度,厚度,横向、纵向的翘曲,板坯的温度进行检测。但在扇形段出口,板坯温度很高,红热状态的板坯使得常规的检测手段都无法应用,这就限制了对板坯的监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测量准确、信息全面的监测设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板坯多功能监测仪,设于扇形段出口处辊道的板坯周围,其特征是:包括至少3个检测单元、红外照相机、激光测距仪和控制器。
每个检测单元包括一个激光发射-接收器和一个激光D照相机,以板坯沿辊道输送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线,在所述基准线的正上方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检测单元且所述检测单元的各个激光发射端都正对所述基准线,在所述基准线的两端各设一个检测单元且所述检测单元的各个激光发射端分别正对所述基准线的两端;
红外照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由下至上依次设于所述基准线中点的正上方,或分别设于所述基准线中点的两侧;
激光器、激光3D照相机、红外照相机和激光测距仪这四者都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
所述的板坯多功能监测仪,其特征是:
控制器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或微机;
设于所述基准线正上方的检测单元、红外照相机和激光测距仪这三者都固定在支架上,且这三者的底端和板坯上表面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
当板坯(12)温度不大于500℃时,激光器、激光3D照相机发射和接收的激光的波长都不小于500nm,当板坯温度大于500℃时,激光器、激光3D照相机发射和接收的激光的波长都小于500nm。
所述的板坯多功能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实施:
① 还原轮廓:板坯从扇形段输出至辊道上并在辊道的驱动下作匀速运动,通过各个检测单元测得的数据对还原板坯轮廓,进而计算出板坯的宽度、厚度和表面平直度,
② 测翘曲度:通过设于所述基准线正上方的检测单元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板坯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变化进而计算出板坯的翘曲度,
③ 测温度分布:通过红外照相机拍摄的板坯的红外影像配合温度计算软件计算出板坯上表面的温度分布;
④ 显示:控制器通过显示器显示板坯的轮廓、宽度、厚度、表面平直度、翘曲度和上表面的温度分布。
本发明适用于高温板坯检测,可测得板坯的多项数据,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本发明可用于对扇形段出口处的高温板坯(温度在800℃以上)实施三维轮廓跟踪,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为判断铸坯质量缺陷提供参考依据;对切割区域铸坯翘曲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前预判劣化趋势,便于及时优化板坯冷却方式,避免切割故障,提高铸机生产连续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实现连铸坯高温以及低温区域的板坯多功能监测,可以检测板坯轮廓、宽度、厚度、温度分布、翘曲度等工艺参数,为板坯生产提供工艺指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