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3882.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3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正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3B3/02;E04D13/00;E04D1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植被 智能 养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若干依次连接成网格状的种植机构;种植机构包括种植箱、以及用于支撑种植箱的支撑架;种植箱包括呈矩形状的外箱体,外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翻边A和翻边B;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托在外箱体外底侧面的矩形支撑环,矩形支撑环的底侧面设置若干支撑腿,矩形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框;矩形支撑环的四个边缘侧分别设置有一T型卡口;相连两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T型卡口配合的“工”字型卡块结构。本发明采用种植箱和支撑架组成的种植机构构,避免土壤直接堆叠到屋顶,方便种植过程中植物的更换和养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但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导致了城市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屋顶花园能够降温隔热,并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的有效手段,绿色屋顶的发展与研究正成为社会热点议题。我国对绿色屋顶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高密度住宅区及高层住宅的日益普及,地下车库等地下构筑物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绿化要求,必然要在地下构筑物上覆土绿化。此外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屋顶花园作为辅助绿化措施也越来越被普遍采用。屋顶花园通常是在屋顶做好防水结构之后直接铺设土壤,之后在土壤上种植绿化植物,此时想要更换种植的植物时需要将植物先铲除,之后再种植新的植物,此时导致植物的更换过程较为麻烦;同时由于这些绿化措施多是在不透水的建筑物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带来雨水过多时无法及时渗透排除的问题。水分是植物发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土壤中含水过多会造成植物烂根或产生其他疾病,土壤的透气性会变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还会对屋顶花园的安全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通过,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绿色建筑植被智能养护装置,包括若干依次连接成网格状的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种植箱、以及用于支撑种植箱的支撑架;所述种植箱包括呈矩形状的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翻边A和翻边B;
所述翻边A的内侧连接有一套设在外箱体内的、且呈矩形状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内侧沿其对角线处设置有一U型隔板、所述U型隔板的开口内侧与内箱体密封连接;且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的空间经U型隔板分割成灌溉腔和溢流腔;所述灌溉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溢流腔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内箱体的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灌溉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内箱体的另一相邻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溢流腔相连通的排水口;
所述支撑架包括用于支托在外箱体外底侧面的矩形支撑环,所述矩形支撑环的底侧面设置若干支撑腿,所述矩形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若干支柱固定有一矩形支撑框,所述矩形支撑框的上表面内侧设置有与翻边A配合的台阶面;所述矩形支撑环的四个边缘侧分别设置有一T型卡口;相连两所述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T型卡口配合的“工”字型卡块结构。
进一步地,相邻两所述种植箱内的灌溉腔通过一软管A相连通,所述软管A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相邻两所述种植箱内的溢流腔通过一软管B相连通,所述软管B的两端分别连通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正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正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