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4722.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童;谢勇;吴施庆;陈晨;姜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4 | 分类号: | G01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14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接近 开关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其与被测金属面的距离,其包括:检测极板,与被测金属面相对设置,二者构成外电容;电源,其正极通过第一电感与供电端连接;其负极与接地端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感与公共端连接;供电端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构成差模电感;驱动模块,其负极与公共端连接,其正极与供电端连接;驱动模块用于生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耦合至检测极板,信号处理模块,与第二电感的两端耦合,通过检测第二电感两端的电压变化以检测外电容。本发明通过单一极板与被测目标构成的外电容实现目标检测,极板电容不作为检测依据,外电容的电容值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容接近开关是以各类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是将机械量转换成电容变化量的一种装置。电容接近开关即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面积型、变极距型、变介质型三种类型。传统的电容接近开关检测技术,传感器内置的双面覆铜PCB板为电容器作为被测对象,其变化量作为感测距离的依据。
电容接近开关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三种,电容器参与振荡器工作产生的振荡信号变化、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变化、电容器与参考电容比较的差值变化。
电容器参与振荡器工作,接近开关的电容极板作为振荡回路的一部分,使得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度、周期发生变化,接近开关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大小反应了变化程度,从而得出变量与距离的关系。见图9,两个极板之间距离恒定,构成极板电容。当被测物体接近时,通过这两个极板所检测出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量可以检测被测物体的大致距离。
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变化,被测物靠近接近开关的电容极板,极板电容量发生变化。周期性的脉冲电流对电容极板进行充放电,由于极板电容量的变化,导致极板电容上的充放电电压发生变化,变化的差值即是被测物离电容极板的距离关系,距离越近则时间差值越大。见图10。
电容器与参考电容比较,即是被测极板电容与固有电容做比较,通过对极板电容和参考电容同时施加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分别产生随被测物距离变化的可变信号,和固有的标准信号,两组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处理,同时有益于对共模干扰的抑制作用。见图11。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为:
a)极板电容受PCB的材质以及热膨胀系数影响,应用于接近开关的极板及PCB板,材质的差异,以及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大小,对极板自身的电容量影响较大。
b)受寄生电容影响,由于极板电容自身的电容量在10pF级别左右,线路以及其他器件的寄生电容均在pF级别相对比重较大,整个系统不只检测极板电容量变化,同时寄生电容也参与了信号计算过程,对检测结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c)受填充材料的影响,接近开关内部一般需要填充树脂材料,为了固定内部电路板及结构组件,也能起到IP防水性能,但是填充材料其介电常数的大小及变化关系到极板电容的稳定,填充材料存在长期蠕变的现象不利于电容接近开关的长期稳定性。
d)现有技术方案将极板电容变化转换成电压电流信号变化的灵敏度低,因此传统电容接近开关检测距离较近,无法实现远距离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该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采用单一极板,并将目标物的被测面作为另一电极,实现了目标物的接近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极板自电容的方式所存在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其与被测金属面的距离,所述被测金属面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电容接近开关传感器包括:
检测极板,与所述被测金属面相对设置,二者构成外电容;
电源,其正极通过第一电感与供电端连接;其负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感与公共端连接;所述供电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构成差模电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