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4746.3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魏颖颖;于拓舟;高一;王金昊;郭守仑;赵慧超;王宇;孙明冲;林展汐;尹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3/24;H02K1/20;H02K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刘玉凡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机壳、平衡端板、轴承、回油槽、转子、定子铁芯以及轴,机壳内部设置管状腔体,冷却管上开设有三组喷孔,冷却油从管状腔体引入冷却管,部分冷却油依次从冷却管的三组喷孔喷出,与定子铁芯和线圈端部进行直接对流换热;剩下的冷却油从冷却管出口流出,沿管状腔体流到轴承,并喷淋到轴、平衡端板和线圈端部。本发明以冷却轴和平衡端板的方式间接冷却转子的铁芯、磁钢等发热体,冷却效果更好;冷却管布置和其上的喷孔排布得到优化,使冷却油更为均匀地喷洒至定子铁芯和线圈端部处,提高了冷却均匀性;对平衡端板外侧采取表面凹槽处理,增加了冷却油的飞溅范围,再次冷却定子线圈端部,冷却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混合动力车辆已广泛使用,对混合动力车辆中驱动电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机低成本、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使得对电机散热要求增高。现有常用的水冷和空冷冷却技术,散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难以满足要求。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以采用油冷喷洒散热技术对电机进行散热。
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通过电机冷却系统散出。电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防止电机出现热积累和热惯性等导致的热害发生,保障电机性能输出和稳定工作,同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定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转子是较容易产生局部热点且温升较高的电机结构,对散热要求也较为严苛。现有油冷喷洒设计无法兼顾定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转子的散热需求,并且热均匀性不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结构、主驱电机及电机冷却系统,油冷电机结构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定子,设置在定子内部的转子,与转子连接的转轴,设置在定子两端的绕组线包,设置在机壳内的油道环组件,油道环连接于机壳的内壁,定子设置于油道环组件内部,油道环组件与定子、机壳构成环形油道,油道环组件与机壳构成多个轴向油道,且环形油道和轴向油道连通。该技术中冷却油可以直接冷却电机的绕组、转子、轴承等发热部件,散热效果明显。但是,冷却系统未对定子铁芯进行喷洒冷却油的直接对流换热,容易造成定子局部热点。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动机/发电机冷却系统,具有在变速器中沿轴向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该系统可以包括: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可以在所述变速器中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动机/发电机的上外侧布置在轴向方向;后罩,所述后罩可以连接至所述冷却管道的下游侧,从而使得所述冷却管道可以固定在那里;输入支撑件,所述输入支撑件可以连接至所述冷却管道的上游侧,形成冷却油通道,并且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电动机/发电机的转子;以及箱体,所述后罩和所述输入支撑件可以安装在所述箱体上,连接至液压泵的滤油器可以安装在所述箱体中,通孔可以形成在所述箱体中,所述冷却管道穿透所述通孔以固定在所述箱体中。但是,冷却系统箱体固定的冷却管道不能对轴承和转子进行冷却,容易造成转子温度过高,产生局部热点。
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包括外壳、罩盖和冷却管。外壳收纳转子和定子,并且外壳在其在转子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处具有开口。罩盖固定在外壳的开口的周缘上。罩盖构造成覆盖开口。冷却管配置成在外壳的内部与定子邻接。冷却管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冷却管的一端构造成经由弹性部件靠接在罩盖的背面上,且冷却管的另一端紧固并固定在外壳上。但是,冷却管仅对定子部分进行冷却,容易造成转子温升较大,产生局部热点。
综上,现有冷却油路结构无法同时对定子铁芯、线圈端部和轴承、轴都进行冷却,且冷却热均匀性差,易产生局部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冷却油路结构无法同时对定子铁芯、线圈端部和轴承、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1、机壳2、平衡端板7、轴承8、回油槽9、转子11、定子铁芯12以及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润滑系统的平衡轴总成
- 下一篇:一种黑曲霉、胞外分泌产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