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4961.3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刘宴华;荆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刚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E01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防滑 塑胶跑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胶跑道领域,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包括两层包裹层、塑胶场地弹性层和塑胶场地防滑面层,塑胶场地弹性层位于两侧包裹层之间,且塑胶场地弹性层的厚度为8㎜,本方案采用多层复合型材料来制备塑胶跑道,层与层之间采用渗透型粘接,牢固不易脱胶,高分子弹性纤维有效的解决了塑胶场地的起鼓、脱层的问题,第一层高分子气密膜防止地下的潮气向上蒸发,同时也增加塑胶场地与基础的粘接度,塑胶场地弹性层有效的增加了塑胶场地的弹性和柔韧性,第二层高分子气密膜可避免雨水下渗,有利于雨后场地的快速干燥,塑胶场地防滑面层起到耐磨防滑耐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跑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塑胶跑道满足人们追求环保的需求,胶运动场地的所有用料均属无毒、无害及再生型,有益于保护环境和人类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体育行业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项目之一,而塑胶跑道就是在此大背景之下诞生的产物,现在传统的土地操场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塑胶跑道之所以成为了现在体育场的首选用地,那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目前大多数塑胶跑道所使用的铺料层仅有2-3层,不仅铺料层与地面基础连接不牢固,而且层与层之间也因粘结粘接而出现起鼓、脱层的情况,使用寿命比较短,甚至有的塑胶跑道防滑面层因摩擦阻力过大且又过于粗糙,容易导致运动者摔倒而擦伤皮肤。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案采用多层复合型材料来制备塑胶跑道,层与层之间采用渗透型粘接,牢固不易脱胶,按照从底到面顺序,第一层高分子弹性纤维增大塑胶场地与基础之间的粘接度,有效的解决了塑胶场地的起鼓、脱层的问题,第一层高分子气密膜防止地下的潮气向上蒸发,同时也增加塑胶场地与基础的粘接度,第二层高分子弹性纤维增大塑胶场地弹性层与高分子气密膜之间的粘接度,塑胶场地弹性层有效的增加了塑胶场地的弹性和柔韧性,第三层高分子弹性纤维增大塑胶场地弹性层与高分子气密膜之间的粘接度,第二层高分子气密膜可避免雨水下渗,有利于雨后场地的快速干燥,第四层高分子弹性纤维增大塑胶场地与塑胶场地防滑面层之间的粘接度,有效的解决了塑胶场地的面层脱层的问题,塑胶场地防滑面层起到耐磨防滑耐用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用防滑型塑胶跑道,包括两层包裹层、塑胶场地弹性层和塑胶场地防滑面层,所述塑胶场地弹性层位于两侧包裹层之间,且塑胶场地弹性层的厚度为8㎜,所述塑胶场地防滑面层位于包裹层的上方,且塑胶场地防滑面层的厚度为3㎜,所述包裹层包括两层高分子弹性纤维和高分子气密膜,且高分子弹性纤维和高分子气密膜的厚度分别为0.4㎜和0.2㎜,所述高分子气密膜位于两层高分子弹性纤维之间,所述塑胶场地弹性层采用发泡型聚氨酯材料和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所述塑胶场地防滑面层采用耐磨型聚氨酯与EPDM防滑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为空心结构,所述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的内壁开设有多个相互连通的真空腔,且真空腔中填充有惰性气体,此部分仿照鞋上的空气气垫,有效增加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的弹性和柔韧性,所述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的内部放置有多孔弹力球,有效增加微发泡热塑聚氨酯颗粒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刚,未经吴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4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