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包覆层厚度检测方法及铝包钢线的铝层均厚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5379.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良;刘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覆层 厚度 检测 方法 包钢 铝层均厚 | ||
本发明涉及包覆线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缆包覆层厚度检测方法及铝包钢线的铝层均厚检测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包覆层平均厚度检测方法,通过取样后进行化学反应将包覆层消耗完毕,并根据反应前后的重量差计算得到包覆层的重量,根据包覆线缆尺寸进行计算得到包覆层的平均厚度。按照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进行包覆层厚度的计算,尤其是铝包钢线的铝层平均厚度的计算,与现有的检测方法相比,可避免由人工测量检测导致的测量误差,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覆线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线缆包覆层厚度检测方法及铝包钢线的铝层均厚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包覆线的包覆层厚度对于包覆线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金属包覆层的包覆线缆,由于拉拔生产工艺,其包覆层的厚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尤其是铝包钢线,铝层的厚度并不均匀。
目前国家标准GB/T17937-2009仅对平均铝层厚度提出数值要求,没有具体的检测方法,行业内也没有统一的方法,有的采用光学法(显微镜)检测铝包钢线横截面四个点(包括最小点,相邻两个点之间对应的圆心角约90°)的厚度,然后求其算术平均值,有的检测六个点(包括最小点,相邻两个点之间对应的圆心角约60°)的厚度,求其算术平均值;但都不能较精确的反应实际情况,出现误判的频率很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都选择了最小点,但在其他的三个点和五个点中不一定包括了最大点(如图2和图3所示),导致检测获得的平均铝层厚度不够准确。
2.由于铝层厚度较薄(绝大部分不足1mm),需要利用显微镜放大,在电脑上人为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人为测量会出现测量误差;例如同一个截面、同一个人测量两次,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截面的测量误差就更大。
3.在测量之前需要校准标尺,也同样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鉴于以上三方面的因素,不管是“四点法”还是“六点法”均不能真实的反应铝层平均厚度值。
因此,目前对于包覆线的包覆层厚度的测量还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需要对此进行优化改进,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线缆包覆层厚度检测方法及铝包钢线的铝层均厚检测方法,旨在对包覆线缆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定包覆线缆的包覆层厚度是否符合标准,尤其是对铝包钢线的铝层平均厚度进行检测,以确定铝包钢线的质量是否达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线缆包覆层厚度检测方法,应用于设置金属包覆层的线缆,金属包覆层由有色金属制成,线缆的线芯为黑色金属制成,通过如下方法检测包覆层的平均厚度:
选取一段待检测的线缆,从线缆上截取一定长度的检测样线,称取检测样线的原始重量;
将检测样线浸入仅对包覆层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溶液中,使化学溶液与包覆层进行反应并将包覆层完全消耗;
称取剩余的线芯重量,并计算获得包覆层的重量;
根据包覆层的密度,计算获得包覆层的平均厚度。
上述公开的检测方法,通过将待检测样线上的包覆层消耗去除,并通过称重、计算获取得到包覆层的重量,根据线缆的形状尺寸计算得到包覆层的平均厚度,通过如此方法得到的包覆层平均厚度,相比通过显微镜下人为测量得到的包覆层平均厚度,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更加精确,且不存在人为测量的操作误差。
进一步的,按照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获取检测样线,具体的,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检测样线的长度不低于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