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氢低碳炼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5874.X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超;丁艳;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超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C22B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文衡创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3 | 代理人: | 郭晓丹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氢低碳 炼铁 装置 | ||
1.一种富氢低碳炼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装置主体(2)、支撑机构(3)、粒料机构(4)、筛滤机构(5)、投料机构(6)和冷却机构(7),用于实现炼铁功能的所述装置主体(2)的外部设有用于对所述装置主体(2)起到保温防护功能的所述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安置作用的所述支撑机构(3),所述外壳体(1)一侧的顶部设有方便对粉末状物料起到造粒作用的所述粒料机构(4),所述粒料机构(4)的内部设有方便对加工后的粒状物料进一步起到筛选过滤作用的所述筛滤机构(5),所述粒料机构(4)顶部的一侧设有方便在粒料时朝物料内添加相应抗氧化剂的所述投料机构(6),所述外壳体(1)底端相背两侧的内部设有方便对所述装置主体(2)起到冷却内壁、防止热量散失的所述冷却机构(7);
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底板(31)、支杆(32)、第一弹簧(33)和垫板(34),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垫板(34),所述垫板(34)底部的四角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支杆(32),所述支杆(32)的底端卡合于所述底板(31)的内部,且所述支杆(32)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支杆(32)上,且所述第一弹簧(3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垫板(34)的顶部;
所述粒料机构(4)包括安置箱(41)、安置块(42)、连接框(43)和粒料机主体(44),所述外壳体(1)一侧的顶部连接有所述安置箱(41),所述安置箱(41)的顶部设有所述安置块(42),所述安置块(42)的顶部固定有所述粒料机主体(44),且所述安置箱(41)的底部连接有所述连接框(43),所述连接框(43)贯通所述外壳体(1)并延伸至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
所述筛滤机构(5)包括滤网(51)、支板(52)、第二弹簧(53)、限位杆(54)、第一电机(55)、连杆(56)、第一齿轮(57)、第二齿轮(58)、搅拌杆(59)、储框(59a)和传输桨(59b),所述安置块(4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电机(55),所述第一电机(5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置块(42)且连接有所述连杆(56),所述连杆(56)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齿轮(57),所述第一齿轮(57)的一侧啮合有所述第二齿轮(58),所述第二齿轮(58)的中部固定有所述搅拌杆(59),所述搅拌杆(5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置块(42)顶部的内腔中,所述安置块(42)的底端内部卡合有所述储框(59a),且所述搅拌杆(59)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储框(59a)内部且连接有所述传输桨(59b),所述传输桨(59b)转动于所述储框(59a)的内部,所述安置箱(41)的内部设有所述滤网(51),所述滤网(51)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所述支板(52),所述支板(52)固定于所述安置箱(41)的内部,所述滤网(51)另一侧的底端中部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53),所述第二弹簧(53)固定于所述安置箱(41)的内壁,且所述第二弹簧(53)缠绕于所述限位杆(54),所述限位杆(5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弹簧(53),且所述限位杆(54)卡合于所述滤网(51)的内部;
所述投料机构(6)包括储箱(61)、第二电机(62)、转杆(63)、受压杆(64)、第三弹簧(65)和通槽(66),所述粒料机主体(4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储箱(61),所述储箱(61)顶部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电机(62),所述第二电机(62)的底端连接有所述转杆(63),且所述转杆(63)延伸至所述储箱(61)的内部,所述储箱(61)底端一侧的内部卡合有所述受压杆(64),所述受压杆(64)位于所述储箱(61)内部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三弹簧(65),所述第三弹簧(6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压杆(64),所述第三弹簧(6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储箱(61)的侧壁内部,且所述储箱(61)底部的一侧设有两道所述通槽(66);
所述冷却机构(7)包括通管(71)、浮块(72)、凸块(73)、防护框(74)、警报器主体(75)、立杆(76)、受压块(77)、第四弹簧(78)和内环腔(79),所述装置主体(2)靠近底端的侧壁上设有一道所述内环腔(79),所述外壳体(1)靠近底端的一侧设有所述通管(71),所述通管(7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环腔(79)中,所述装置主体(2)在设有所述内环腔(79)处的两侧分别设有两根所述立杆(76),两根所述立杆(76)上共同卡合有所述浮块(72),所述浮块(72)一侧的底部固定有所述凸块(73),所述内环腔(7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防护框(74),所述防护框(74)的内部安置有所述警报器主体(75),所述防护框(74)朝向所述立杆(76)一侧的内部卡合有所述受压块(77),所述受压块(77)上缠绕有所述第四弹簧(78),所述第四弹簧(7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受压块(77),且所述第四弹簧(78)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防护框(74)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超,未经王文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8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管连接件浇铸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多个锂电池串联的点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