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6070.1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潘志泳;邱建敏;韩兵;皮奥特沃尔·瓦西尔耶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2 | 分类号: | H02N2/12;H02N2/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苏一帜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式双 定子 旋转 超声 电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的组成部分,至少包括:下机座(1)、上机座(2)、密封端盖(3)、密封型轴承(4)、第一紧固螺钉(5)、第二紧固螺钉(6)、上压电陶瓷对(7)、上定子(8)、旋转轴(9)、上转子(10)、上弹簧(11)、上单向轴承(12)、上平键(13)、下平键(14)、下单向轴承(15)、下弹簧(16)、下转子(17)、下压电陶瓷对(18)和下定子(19);
下定子(19)与下机座(1)通过第一紧固螺钉(5)进行固定,下转子(17)的顶端圆锥面与下定子(19)的内圆环圆锥面接触,下弹簧(16)和下单向轴承(15)套装在下转子(17)内,下单向轴承内环(26)与旋转轴(9)轴环接触并通过利用下平键(14)在内键槽(27)配合,下单向轴承外环(25)与下转子(17)通过外键槽(28)连接;
上转子(10)的顶端圆锥面与上定子(8)的内圆环圆锥面接触,上弹簧(11)和上单向轴承(12)套装在上转子(10)内,上单向轴承内环(26)与旋转轴(9)轴环接触并通过利用上平键(13)在内键槽(27)配合,上单向轴承外环(25)与上转子(10)通过外键槽(28)连接;
下机座(1)与上机座(2)通过第二紧固螺钉(6)固定,通过第一紧固螺钉(5)在上定子(8)与上机座(2)施加压力并进行固定;
上压电陶瓷对(7)采用下正且上负的极化方向,贴于上定子(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压电陶瓷对(18)采用上正且下负的极化方向,贴于下定子(1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密封型轴承(4)的外圈与密封端盖(3)的内径连接,并通过第二紧固螺钉(6)与上机座(2)进行连接完成密封;
上定子(8)和下定子(19)的结构相同,各自的组成部分都包括:内圆环(24)、梁式波导结构(23)、外圆环(22)、柔性铰链(21)和固定面(20);
内圆环(24)与外圆环(22)通过带有倾斜角度的梁式波导结构(23)连接,外圆环(22)通过柔性铰链(21)与带有固定通孔的固定面(20)连接;
上转子(10)和下转子(17)的顶端形状,采用有圆锥面的中空圆柱,且与内圆环(24)圆锥面接触;
转子锥角(29)与内圆环(24)的锥角相同,转子底端采用有楔块的中空圆柱;其中,弹簧与转子以同轴心配合套装在中空圆柱内,通过弹簧进行预压力的调节,单向轴承上的外键槽(28)与中空圆柱的楔块过盈配合,形成传动结构;内圆环(24)的内圆锥面与转子上的圆锥面锥度相同,形成紧密接触的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梁式波导结构(23)沿内圆环(24)中心旋转对称,内圆环(24)内孔带有圆锥面;
定子中的柔性铰链(21)沿中心旋转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梁式波导结构(23)为等厚度的变截面梁,梁的数目为3N,其中,N为正整数且N≥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柔性铰链(21)中铰链的数量为4个,铰链的形状为半圆切面柔性铰链,且所有铰链均匀的分布在定子外圆环(22)边缘;
梁式波导结构(23)中梁的数量为12个,且所有梁绕定子中心旋转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上定子(8)和下定子(19)各自的固定面(20)上,分别开设有4个通孔,通孔圆周布置在阵型的4个节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式双定子旋转型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上压电陶瓷对(7)和下压电陶瓷对(18),与外圆环(22)内外径尺寸相同,上压电陶瓷对(7)和下压电陶瓷对(18)分别粘贴于外圆环(22)上表面和下表面;
上压电陶瓷对(7)和下压电陶瓷对(18)均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极化,且二者的极化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0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