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6482.5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35/12;B62D65/02;H02K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一体化 直驱型车桥 框架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及其组装方法,包括外轮毂机构、内轮毂机构、连接机构和动力机构,外轮毂机构、内轮毂机构和连接机构均设置有两个,外轮毂机构与内轮毂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机构位于内轮毂机构的内侧,本发明涉及车桥技术领域。该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及其组装方法,现有的车桥框架多数为钢构结构,在使用时为了达到承载强度,车桥本身会增加较多的加强板来提高车桥的强度,进而实现车桥的承载力,但车桥的自重也会增加,这样就会降低动力输出,本发明采用轻量化结构,通过对机罩、内轮毂和外轮毂结构精简化,降低车桥结构的自重,实现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轻量化也广泛应用到普通汽车领域,在提高操控性的同时还能有出色的节油表现。汽车的油耗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排量和汽车的总质量,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和造价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提升安全性。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
现有的车桥框架多数为钢构结构,在使用时为了达到承载强度,车桥本身会增加较多的加强板来提高车桥的强度,进而实现车桥的承载力,但车桥的自重也会增加,这样就会降低动力输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及其组装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车桥框架多数为钢构结构,在使用时为了达到承载强度,车桥本身会增加较多的加强板来提高车桥的强度,进而实现车桥的承载力,但车桥的自重也会增加,这样就会降低动力输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轻量化桥箱一体化直驱型车桥框架,包括外轮毂机构、内轮毂机构、连接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外轮毂机构、内轮毂机构和连接机构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外轮毂机构与内轮毂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位于内轮毂机构的内侧,两个所述内轮毂机构分别分布于动力机构的两侧,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机罩;所述机罩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套,所述第一盖板套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套,所述第二盖板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盖板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第一盖板套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力保护罩,所述动力保护罩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转动卡子,所述转动卡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转动卡子在动力保护罩的内腔均匀分布,所述动力保护罩内腔的表面开设有动力输入孔,所述动力输入孔的表面与机罩的表面连通;所述机罩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机罩的表面分布,所述机罩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盖板套,所述第三盖板套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表面与第三盖板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罩的表面套设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表面与封板的内腔抵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轮毂机构包括第一钢圈,所述第一钢圈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内腔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形螺栓,所述齿形螺栓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齿形螺栓在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