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线型集装箱船的引水员上下船用舷门的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635.6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蓉;翟帅帅;卢晨;耿继文;郑建伟;郑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19/08 | 分类号: | B63B19/08;B63B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耿悦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集装箱 引水员 下船 舷门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线型集装箱船的引水员上下船用舷门的布置方法,其包括:S1、确定舷门的净通孔尺寸和结构开孔尺寸;S2、根据结构开孔尺寸,确定舷门纵向位置;S3、确定舷门的高度定位尺寸;S4、布置舷门的登乘点到支线型集装箱船的甲板的斜梯;S5、布置引水员软梯的存放位置。本发明避免挤占本就狭窄的主甲板空间,避免对箱柱结构的减弱,舷门的登乘点距离甲板有一定高度的布置设计,其不仅能满足规范提出的要求,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船体空间,提高引水员登船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线型集装箱船的引水员上下船用舷门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箱船不同于散货船、油船,其甲板面遍布集装箱立柱、箱柱等,用于布置供引水员上下船用的舷梯和软梯的空间极其狭小,给船员操作和日常维护工作带来困难。
图1-2所示是一条支线型集装箱船典型的舷梯和引水员软梯配合使用的布置情况,其存在几个难以消除的缺点,一是在舷梯上平台处的箱柱需要开孔供引水员通过,而箱柱的大开孔会减弱箱柱的强度;二是绞车马达处维修保养空间受限,与箱柱紧贴的舷梯的保养也受到空间限制;三是舷梯的绑扎立柱与舱口围之间的通行空间狭小;四是舷梯更加靠近舷边,需承受更大的上浪载荷。正因为这些不便因素,有船东提出在支线箱船上采用引水员舷门的设计,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引水员登船条件。
引水员舷门的布置设计更多见于大型箱船,一是因为大型箱船的干舷更高,采用舷梯型式将更加难以布置,二是大型箱船的二甲板高度将更加有利于舷门的布置。相较于大型箱船,支线型集装箱船在这方面的缺点却更加明显,一是甲板下通道本身宽度更小,而且因为布置管系将使得布置空间更加狭小,二是支线箱船的二甲板高度更低,与水线高度非常接近,对舷门的位置设计造成更多困难。同时规范中对引水员上下船的通道具有诸多限制,比如引水员爬高高度不得小于1500mm,但又不得大于9000mm;扶手栏杆的宽度不得小于700mm,而又不得大于800mm;栏杆柱的直径至少32mm,高度至少1200mm;上船之后的斜梯至少有915mm的宽度,并且无障碍物。而对于穿过巴拿马运河的支线型箱船,运河要求舷门的尺寸不得小于1500mm宽,2200mm高;而舷门的开向不得往舷外开。另外,从船舶营运过程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量引水员软梯的布置位置,需要具有足够储存空间但又不得影响人员通行的通道。上述种种布置限制,给支线型集装箱船舷门布置带来更多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规范提出的要求,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船体空间,提高引水员登船舒适性的支线型集装箱船的引水员上下船用舷门的布置方法。
一种支线型集装箱船的引水员上下船用舷门的布置方法,其包括:
S1、确定舷门的净通孔尺寸和结构开孔尺寸;
S2、根据结构开孔尺寸,确定舷门纵向位置;
S3、确定舷门的高度定位尺寸;
S4、布置舷门的登乘点到支线型集装箱船的甲板的斜梯;
S5、布置引水员软梯的存放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确定所述舷门的高度定位尺寸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结构吃水水线d2的位置,确定舷门最低点P1距离所述结构吃水水线d2的高度H1,其中,H1≥1500mm;
S32、校核舷门最低点P1距离最轻载吃水d1的高度H2,判断是否满足:H2≤9000mm,若是,则执行步骤S33;
S33、高度H1和高度H2均满足要求,则舷门的高度定位尺寸即可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斜梯为可拆式,且所述斜梯的宽度大于915mm,倾斜角度A°≤55°,剩余通道宽度B1≥700mm,所述斜梯距离舷边预留一定距离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