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7064.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3/12;C08L51/06;C08L67/00;C08J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纤维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植物纤维粉、改性植物长纤维、热塑性塑料、相容剂、润滑剂、防霉剂以及其他加工助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农作物秸秆段经水洗、浸润、搓揉、保温反应、二次水洗、干燥制得改性植物长纤维,再将改性植物长纤维与热塑性塑料及其他组份经混合、造粒、挤出成型制得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本发明从农作物秸秆中提取制备改性天然植物长纤维做木塑增强体,解离掉了部分多糖及半纤维素等物质,不仅大幅提升了木塑的抗弯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还改善了耐候性和降低了密度,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人造纤维,天然植物长纤维具有更为明显的环保优势和成本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植物纤维和热塑性塑料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功能性改性剂和加工助剂经挤出成型的一种复合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户外装饰装修领域。随着木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木塑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木塑力学性能偏低的不足以限制了其在结构性建材中的应用。为此,不少木塑制造企业采用填充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人造纤维来增强其力学性能,人造增强纤维虽然能提升木塑力学性能,但其仍有一些不足,如玻璃纤维不够环保,碳纤维价格高等,同时大量人造增强纤维的应用也偏离了木塑的绿色环保属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至少包括:植物纤维70-90份、热塑性塑料10-30份、相容剂5-10份、润滑剂3-5份、防霉剂0.5-1份以及其他加工助剂1-3份。
其中,所述植物纤维包括植物纤维粉及改性植物长纤维,其中改性植物长纤维的重量不少于植物纤维的重量的40%。
其中,所述其他加工助剂包括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
本发明的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改性植物长纤维的制备:将农作物秸秆段水洗后与偶联剂水溶液混合浸润,将浸润后的物料置于双螺旋挤压搓丝机中搓揉,将搓揉后的物料进行保温反应,将保温反应后的物料进行二次水洗,将二次水洗后的物料干燥,即制得改性植物长纤维。
(2)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的制备:将植物纤维粉、改性植物长纤维、热塑性塑料、相容剂、润滑剂、防霉剂以及其他加工助剂经混料机混合、双螺杆造粒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即制得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
在步骤(1)中,农作物秸秆段的长度为3-40cm,偶联剂为马来酸酐、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步骤(1)中,偶联剂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浸润时间为30min以上,保温反应的温度为80-120℃,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12h,干燥程度为含水率不高于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从农作物秸秆中提取制备改性天然植物长纤维做木塑增强体,解离掉了部分多糖及半纤维素等物质,其不仅大幅度的提升了木塑的抗弯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还改善了耐候性和降低了密度,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人造纤维,天然植物长纤维具有更为明显的环保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时本发明的改性植物长纤维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安全环保且提取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天然植物长纤维增强木塑,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植物纤维粉40份、改性植物长纤维40份、热塑性塑料PP 20份、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PP 5份、润滑剂聚酯蜡4份、防霉剂0.6份、其他加工助剂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各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宣城福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