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7340.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邱洪;杨露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铁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设备 数据 访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包括:根据设备对应服务类别构建设备区块;应用服务节点将加密后的数据包输入设备区块对应目标设备节点进行解密并运行;运行成功后生成访问日志,并基于服务类别进行设备区块数据共享;本发明可有效防止访问信息被篡改,提高数据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应用服务节点通过设备网络中的采集和监控服务器,与设备节点之间建立虚拟连接,然后由应用服务构建读取或写入的命令码,以及读取的寄存器地址或写入的地址和数值。比如操作员可通过部署在手机上的管网压力监控应用,远程查看管网流量和水压参数,配置压力仪表阈值来调控管网供水压力,保证供水安全和节能。二者的访问日志记录一般保存在采集和监控服务器上,很容易被篡改和抵赖。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及系统,主要解决现有访问记录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包括:
根据设备对应服务类别构建设备区块;
应用服务节点将加密后的数据包输入设备区块对应目标设备节点进行解密并运行;
运行成功后生成访问日志,并基于服务类别进行设备区块数据共享。
可选地,所述数据包为基于通信协议的数据包,所述通信协议包括Modbus协议。
可选地,所述加密后的数据包包括目标设备节点的网络地址、命令码、寄存器地址、写入数值。
可选地,应用服务节点将加密后的数据包输入设备区块对应目标设备节点进行解密并运行,包括:
应用服务节点经过身份认证后,通过私钥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包与公钥一起打包输入设备区块对应节点;
设备区块对应节点采用所述公钥进行解密后执行所述数据包中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访问日志包括加密后的数据包、公钥、执行时间。
可选地,基于服务类别进行设备区块数据共享,包括:
目标设备节点检索对应设备区块内的所有节点,并以广播的方式向对应设备区块内各节点输出访问日志。
可选地,接收所述访问日志的节点在接入其他设备区块时,将所述访问日志更新到对应的设备区块各节点中。
可选地,所述应用服务节点获取所述访问日志,并将所述访问日志更新到应用服务节点对应的区块中。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系统,包括:
区块构建模块,用于根据设备对应服务类别构建设备区块;
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应用服务节点将加密后的数据包输入设备区块对应目标设备节点进行解密并运行;
日志管理模块,用于运行成功后生成访问日志,并基于服务类别进行设备区块数据共享。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区块节点单独保存数据,防止降低数据被篡改的风险;去中心化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数据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数据访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废的高效四轴攻丝机
- 下一篇:项目管理方法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