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联多电平变换器零序电压最小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8098.9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军;王翠;王沄禾;李常学;段万政;曾瑄;涂振宇;欧阳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0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3300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电平 变换器 电压 最小 空间 矢量 调制 方法 | ||
1.一种级联多电平变换器零序电压最小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三个相电压参考信号ura,urb,urc采样,计算得到α'-β'坐标系上的参考矢量
式中,αr和βr表示参考矢量的坐标分量,对αr和βr取整得:
式中int(*)为取整函数,确定距离参考矢量最近的四个基本矢量分别为基本矢量组成单位正方形;
步骤二:α'-β'坐标系上基本矢量与开关状态S(a,b,c)之间的映射函数为:
α和β分别表示基本矢量对应的坐标分量,S(a,b,c)称为基本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S表示开关状态名称,a,b,c分别表示三个相电压对应的电平,对于n级H桥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a,b,c∈[±n,±(n-1),±(n-2),...,±2,±1,±0];
步骤三:根据零序电压N最小的要求,构造约束函数:
N=a+b+c=0 (4)
步骤四:联立公式(3)和(4)得:
步骤五:判断(αr+βr)-(α0+β0)是否大于等于1,确定距离参考矢量最近的三个基本矢量,用这三个最近的基本矢量合成参考矢量根据伏秒平衡原理计算三个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将基本矢量代入公式(5),计算基本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
步骤六:确定三个基本矢量对应开关状态的切换顺序,采用五段算法实现空间矢量调制;
所述的步骤六中,首先计算基本矢量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g:
g=2n-max{a,b,c}+min{a,b,c} (10)
根据公式(10)可计算三个基本矢量或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分别为g0,g1,g2或g1,g2,g3:
g0=2n-max{a0”,b0”,c0”}+min{a0”,b0”,c0”};
g1=2n-max{a1”,b1”,c1”}+min{a1”,b1”,c1”};
g2=2n-max{a2”,b2”,c2”}+min{a2”,b2”,c2”};
g3=2n-max{a3”,b3”,c3”}+min{a3”,b3”,c3”};
其中,基本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为S1(a1”,b1”,c1”)、S2(a2”,b2”,c2”)和S3(a3”,b3”,c3”);
基本矢量对应的开关状态为S0(a0”,b0”,c0”)、S1(a1”,b1”,c1”)和S2(a2”,b2”,c2”);
根据开关状态切换最优的原则,判断开关状态切换顺序,有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当(αr+βr)-(α0+β0)≥1时,计算函数mod((g1+g2+g3),3)得到两种情况:
当mod((g1+g2+g3),3)=1时,三个基本矢量中的一个基本矢量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会比其他两个基本矢量多一个冗余开关状态,将g1,g2,g3中最大的那个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一个切换的开关状态,与这个开关状态差值为±1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二个切换的开关状态,剩下那个即为第三个切换的开关状态;
当mod((g1+g2+g3),3)=2时,三个基本矢量中的一个基本矢量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会比其他两个基本矢量少一个冗余开关状态,将g1,g2,g3中最小的那个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三个切换的开关状态,与这个开关状态差值为±1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二个切换的开关状态,剩下那个即为第一个切换的开关状态;
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存在六种切换顺序,采用五段算法实现,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
①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1,S2,S3,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1→S2→S3→S2→S1,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1/2→t2/2→t3→t2/2→t1/2;
②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1,S3,S2,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1→S3→S2→S3→S1,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1/2→t3/2→t2→t3/2→t1/2;
③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2,S1,S3,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2→S1→S3→S1→S2,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2/2→t1/2→t3→t1/2→t2/2;
④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2,S3,S1,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2→S3→S1→S3→S2,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2/2→t3/2→t1→t3/2→t2/2;
⑤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3,S1,S2,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3→S1→S2→S1→S3,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3/2→t1/2→t2→t1/2→t3/2;
⑥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3,S2,S1,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3→S2→S1→S2→S3,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3/2→t2/2→t1→t2/2→t3/2;
情况2:当(αr+βr)-(α0+β0)<1时,计算函数mod((g0+g1+g2),3)得到两种情况:
当mod((g0+g1+g2),3)=1时,三个基本矢量中的一个基本矢量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会比其他两个基本矢量多一个冗余开关状态,将g0,g1,g2中最大的那个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一个切换的开关状态,与这个开关状态差值为±1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二个切换的开关状态,剩下那个即为第三个切换的开关状态;
当mod((g0+g1+g2),3)=2时,三个基本矢量中的一个基本矢量对应的冗余开关状态个数会比其他两个基本矢量少一个冗余开关状态,将g0,g1,g2中最小的那个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三个切换的开关状态,与这个开关状态差值为±1的开关状态作为第二个切换的开关状态,剩下那个即为第一个切换的开关状态;
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存在六种切换顺序,采用五段算法实现,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
①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0,S1,S2,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0→S1→S2→S1→S0,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0/2→t1/2→t2→t1/2→t0/2;
②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0,S2,S1,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0→S2→S1→S2→S0,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0/2→t2/2→t1→t2/2→t0/2;
③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1,S0,S2,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1→S0→S2→S0→S1,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1/2→t0/2→t2→t0/2→t1/2;
④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1,S2,S0,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1→S2→S0→S2→S1,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1/2→t2/2→t0→t2/2→t1/2;
⑤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2,S0,S1,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2→S0→S1→S0→S2,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2/2→t0/2→t1→t0/2→t2/2;
计算所得切换顺序为S2,S1,S0,合成参考矢量的开关状态切换顺序为S2→S1→S0→S1→S2,对应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2/2→t1/2→t0→t1/2→t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809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