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9129.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杰;刘敏;琚泽文;黄俊杰;左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杨琛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理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设置在土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地设在所述土体中的多个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过滤材料;相邻两个桶体之间互相连通,位于端部的桶体与开设在所述土体中的排水沟渠相连通,位于中部的桶体与外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净化排水桶中悬挂有第一截污挂篮,在过滤蓄水桶中悬挂有第二截污挂篮,内部放置过滤材料,可将初期污染较重的雨水进行过滤蓄积,重新利用于城市绿地或农田菜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再将中后期污染较轻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入水管道或河道湖泊,减少雨水入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加速硬化,雨水不能自然下渗,导致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城市河道严重污染,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农田、菜园等非点源产生的污染物会随雨水径流汇入河道湖泊等自然水体,不仅造成雨水资源浪费,而且引起河道湖泊污染,甚至由于雨水冲刷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雨水入河污染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结构简单且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集雨净化系统,设置在土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地设在所述土体中的多个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过滤材料;相邻两个桶体之间互相连通,位于端部的桶体与开设在所述土体中的排水沟渠相连通,位于中部的桶体与外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土体中设有多个蓄积池,每个蓄积池中设有一个桶体,所述桶体的高度高于所述蓄积池的高度,延伸至所述土体的顶表面上方。
优选地,所述桶体的顶部敞口,所述敞口上设有顶盖。
优选地,与外部相连通的桶体为净化排水桶,所述净化排水桶中设有第一截污挂篮,所述第一截污挂篮的底部开有多个开孔,且内部填充有生物膜。
优选地,位于所述排水沟渠和净化排水桶之间的桶体为过滤蓄水桶,所述过滤蓄水桶中设有第二截污挂篮,所述第二截污挂篮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漏水孔,且内部设有粗砾石或细砾石。
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污挂篮和第二截污挂篮的顶部均设有倒扣。
优选地,所述净化排水桶依次通过第二连接管、排水管与外部的河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水沟渠与桶体之间、相邻两个桶体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
优选地,位于所述桶体外的第一连接管上方铺设有砾石带,下方铺设有土工布。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便捷地将桶体从蓄积池中取出进行清理,建设成本低,运行维护便捷,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及广泛的适用性;
通过在净化排水桶中悬挂有第一截污挂篮,在过滤蓄水桶中悬挂有第二截污挂篮,内部放置过滤材料,可将初期污染较重的雨水进行过滤蓄积,重新利用于城市绿地或农田菜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再将中后期污染较轻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排入水管道或河道湖泊,减少雨水入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雨净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桶体
11 第一截污挂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企业研发投入潜力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LED照明电路和照明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