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0536.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牛国峰;刘淑慧;李梅香;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5/37 | 分类号: | C07C205/37;C07C201/12;C07C2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孙力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苯 乙醚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装有加热回流配套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邻/对硝基氯苯及乙醇,再加入N‑甲基吗啉,升温到65℃,间隔25分钟鼓入空气5分钟,流量2L/分钟,滴加15~2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毕升温到65~80℃,反应5~8小时;(2)降温到10℃,滤除固体盐氯化钾,之后通入二氧化碳中和没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钾生成碳酸钾,滤除碳酸钾,减压回收乙醇及N‑甲基吗啉,得到邻/对硝基苯乙醚。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邻硝基苯乙醚纯度高达98.6~99.0%,收率高达95.3~97.4%,生产的对硝基苯乙醚纯度高达98.4~99.3%,收率高达96.2~97.8%,生产过程中无需水洗和高压,简单滤除固体盐,回收乙醇及N‑甲基吗啉后即得较纯净的邻/对硝基苯乙醚,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邻/对硝基苯乙醚,具体涉及一种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邻硝基苯乙醚常用作染料中间体,通过氢氧化钠水解邻硝基苯酚后,再通过氯乙烷醚化,或者通过氢氧化钠乙醇液醚化,经水洗,精馏等复杂工艺而得,不仅三废量大,而且还有高压等危险工艺,不利于环保;对硝基苯乙醚常用作药物和染料的中间体,在医药上用于合成非那西丁等,用对硝基氯苯与乙醇在氢氧化钠参与下醚化制得。
经研究发现:邻/对硝基苯乙醚如果使用氢氧化钠与乙醇法,制得的邻/对硝基苯乙醚纯度及收率都很低,且物料发红,其主要原因是醇钠溶液的还原性很强,但碱性强度不够,很容易将邻硝基苯乙醚还原成2,2’-二氯氧化偶氮苯,或者与氢氧化钠水解反应脱去氯生成邻硝基苯酚钠,将对硝基苯乙醚还原成4,4’-二氯氧化偶氮苯,或者与氢氧化钠水解反应脱去氯生成对硝基苯酚钠。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通过加入N-甲基吗啉抑制邻硝基氯苯或对硝基氯苯的水解,间断通入空气阻止邻硝基氯苯被还原成2,2’-二氯氧化偶氮苯或阻止对硝基氯苯被还原成4,4’-二氯氧化偶氮苯,通过使用醇钾增加碱性并降低还原性来提高醚化率,采用二氧化碳中和没有反应的氢氧化钾生成碳酸钾;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邻硝基苯乙醚纯度高达98.6~99.0%,收率高达95.3~97.4%,生产的对硝基苯乙醚纯度高达98.4~99.3%,收率高达96.2~97.8%,且生产过程中无需水洗,不需要高压,简单滤除固体盐,回收乙醇及N-甲基吗啉后即得较纯净的邻硝基苯乙醚或对硝基苯乙醚,很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装有加热回流配套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邻/对硝基氯苯及乙醇,再加入N-甲基吗啉,升温到65℃,间隔25分钟鼓入空气5分钟,流量2L/分钟,滴加15~2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毕,升温到65~80℃,反应5~8小时,液相监测邻/对硝基氯苯消失为反应完全;
(2)降温到10℃,滤除固体盐氯化钾,之后通入二氧化碳中和没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钾生成碳酸钾,滤除碳酸钾,减压回收乙醇及N-甲基吗啉,得到邻/对硝基苯乙醚。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醇为95%乙醇或无水乙醇。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乙醇的体积与邻/对硝基氯苯的质量之比为0.95~1.2ml:1g。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N-甲基吗啉与邻/对硝基氯苯的质量比为0.004~0.006:1。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15~2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与邻/对硝基氯苯的质量比为3~5:1。
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邻/对硝基苯乙醚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