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1081.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蓝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F16L59/02;F16L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15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可拆卸 保温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及其安装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管道穿墙方便保温效果好的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及其安装方法。包括管道套接有一对配合的保温套,保温套内表面与管道贴接,保温套外表面套接填充盒,填充盒内侧面与保温套固定,填充盒外侧面设有喷料孔,喷料孔连接反应盒,反应盒连接有撑杆,撑杆一端与反应盒的开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填充盒内侧面压接,填充盒固接有挡板、推杆,填充盒腔内设有A料,反应盒腔内设有B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温套在墙体洞内直接对插安装,保温套安装快速、严密,保温套与管道贴接紧密,保温性能好;保温套在安装同时发泡填充保温套与墙体洞连接密封,管道穿墙处不会渗漏,从而墙面保持美观整洁,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及该保温套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内空调冷冻水管、冷媒管、冷凝管及防冻、防结露的管道穿墙要求安装保温套,保证穿墙部分管道以及整体管道内的温度维持在原温度上不改变。墙板或楼板上的孔洞在土建时预留,通常会变形成不规则孔,给包覆保温材料的管道穿过预留孔带来麻烦,管道不带保温套穿孔再添加保温套,管道在预留孔中部分难以覆盖保温材料影响保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保温套管穿墙孔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道穿墙方便、保温效果好的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及其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层可拆卸保温垫,包括墙体洞、与墙体洞套接的管道,所述管道套接有一对配合的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内表面与管道贴接,所述保温套外表面套接有圆环密封腔体结构的填充盒,所述填充盒内侧面与保温套固定,所述填充盒外侧面设有与墙体洞连通的喷料孔,所述喷料孔密封连接有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的反应盒,所述反应盒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一端与反应盒的开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填充盒内侧面压接,所述填充盒位于墙体洞口一端固接有挡板,所述填充盒另一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位于填充盒腔内与撑杆接近,另一端伸出填充盒腔外,所述填充盒腔内设有A料,所述反应盒腔内设有B料,所述A料、B料混合产生填充发泡。
管道直接穿入墙体洞,墙体洞与管道有足够的空间,穿管方便。一对保温套从墙体两侧套接管道,一对填充盒从墙体两侧套接保温套,连接方便。一对保温套配合面进入墙体洞连接,一对推杆分别推倒撑杆,释放反应盒中的B料与填充盒中的A料反应形成发泡剂。发泡剂填充保温套与墙体洞的空间,填充速度快,保温套与管道连接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套为圆管状,所述温套的配合端面设有若干凸起的勾杆、凹陷的勾槽,所述勾杆、勾槽间隔均布保温套的配合端,所述勾杆与勾槽相适配。保温套设置有若干对勾杆与勾槽,同一保温套同时设有勾杆与勾槽,确保勾杆与勾槽的配对成功率,多对勾槽与勾杆结合保证保温套结合后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盒为球体,所述反应盒开口朝向保温套。反应盒开口打开,释放的B料立即与A料混合,发泡速度快,发泡填充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喷料孔的孔内侧面为球面,所述喷料孔与反应盒相适配。反应盒球面与喷料孔的内侧面球面贴合,保证在喷发之前喷料孔能严实密封、使填充盒中的A料不渗出填充盒,保证了发泡料足够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呈 “L”型,所述推杆的水平部为杆状,位于填充盒腔内,所述推杆的竖直部为平板位于填充盒腔外,配合的一对内推杆竖直部位置相对应。推杆的水平部端头与撑杆接近但留有空隙,在不需要发泡前,保证A、B料不会混合;推杆竖直部面积较大,使推杆互推时相对平板位置准确、容易大面积接触、受力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洞端面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为凸缘法兰状,所述保护罩设有凸缘的面与墙体洞贴接、另一面为球面。球面不易积水,保护连结部不受雨水杂质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