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1559.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咏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50 | 分类号: | D03D15/50;D03D15/56;D03D15/47;D03D15/233;D03D15/283;D03D13/00;D02G3/04;D02G3/32;D06M11/63;D06M13/44;D06M11/38;D01F6/70;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太联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54 | 代理人: | 任转英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纤维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5‑30份抗菌纤维,30‑50份高弹性纤维,35‑50份冰丝,10‑35份蚕丝;将抗菌纤维、高弹性纤维、冰丝和蚕丝置于并丝机头,以60‑90圈/秒的转速启动并线机,将抗菌纤维、高弹性纤维、冰丝和蚕丝并丝成混合丝线,之后将混合丝线纺织成经纱密度为180根/10cm,纬纱密度为160根/10cm的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该中间体与处理后的纤维混合,中间体上的阳离子能够与羧酸钠的钠离子交换,进而将中间体交换至纤维结构中,制备出抗菌纤维,中间体上的季鏻官能团能够起到抗菌作用,赋予制备出面料优异的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凭借其弹性模量大,塑性形变小,强度高等特点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人们的穿着,像衣服,袜子之类更是离不开纤维。但是纤维产品因为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使此类纤维产品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这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也有部分企业将具有抗菌成分的纳米银加入到面料中达到抗菌的作用,但是此种方法成本较高,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
中国发明专利CN109778407A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制备面料过程中加入抗菌肽使得衣物能够更好的防治菌类的污染,使得衣物更加安全。另外,采用多种纤维混合,提高了衣物的透气性和散热性,穿着更加舒适,具有更好的悬垂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5-30份抗菌纤维,30-50份高弹性纤维,35-50份冰丝,10-35份蚕丝;
该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由如下方法制成:
将抗菌纤维、高弹性纤维、冰丝和蚕丝置于并丝机头,以60-90圈/秒的转速启动并线机,将抗菌纤维、高弹性纤维、冰丝和蚕丝并丝成混合丝线,之后将混合丝线纺织成经纱密度为180根/10cm,纬纱密度为160根/10cm的高弹抗菌纤维针织面料。
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纤维由如下方法制成:
步骤S1、将聚丙烯腈纤维加入质量分数20%的水合肼中,以150-250r/min的转速匀速搅拌30min,制得第一混合液,之后将第一混合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热回流直至混合液沸腾,停止通入氮气,之后用石蜡液封回流5h,终止加热,通入氮气降温至室温,排出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之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控制真空度为-0.10MPa,加热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10h,制得交联纤维;
步骤S2、将步骤S1制得的交联纤维加入质量分数1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150-250r/min的转速匀速搅拌30min,制得第二混合液,之后将第二混合液转移至三口烧瓶中,加热回流2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60℃下干燥10h,制得处理后的纤维;
步骤S3、将溴丙基三苯基溴化鏻和四甲基丙二胺混合均匀,之后加入二甲基甲酰胺中,通入氮气,升温至90-95℃,在此温度下匀速搅拌并反应20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二甲基甲酰胺,制得中间体;
步骤S4、将制得的中间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匀速搅拌30min,加入处理后的纤维,溶胀2h后升温至40-60℃并以100-150r/min的转速搅拌2h,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体系中无溴离子,过滤,干燥,制得抗菌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咏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咏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