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安全性好的大旋风粉尘处理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1825.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罗大立;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之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4/45 | 分类号: | B05B14/45;B05B14/48;A62C4/00;A62C37/40;B01D45/12;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安全性 旋风 粉尘 处理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安全性好的大旋风粉尘处理回收工艺,所述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粉房防火喷涂,粉料传输过程中,由火花探测熄灭装置实时监测粉料传输的状况,S2:粉尘大旋风回收,旋风除尘器将粉料与料块分离,S3:料块安全回收过滤,发生粉尘爆炸时,单向隔爆阀关闭,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阻隔在旋风除尘器的后端,位于回收过滤器内部的火焰爆炸由无焰泄爆装置消除。本发明通过旋风除尘器以及回收过滤器对粉房喷涂完成后的粉料进行快速回收以及过滤,不仅避免了粉料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降低了喷涂成本,通过单向隔爆阀以及无焰泄爆装置快速消除回收过滤器内部产生的火焰爆炸,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安全性好的大旋风粉尘处理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中粉尘的存在是保持地球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中过多或过少的粉尘将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喷涂加工作业中,常常需要将粉尘传输置粉室进行喷涂作业。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粉室完成粉料喷涂作业后,由于残留粉料中会携带喷涂作业中产生的料块,对于该类粉料的处理方法通常是跟随料块一同丢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安全性好的大旋风粉尘处理回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安全性好的大旋风粉尘处理回收工艺,所述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粉房防火喷涂
粉料由供粉中心传输至粉房使用,粉料传输过程中,由火花探测熄灭装置实时监测粉料传输的状况,当火花探测熄灭装置监测到粉料中存在火花时,及时熄灭火花;
S2:粉尘大旋风回收
粉房内部完成喷涂作业后,粉料以及部分喷涂时产生的料块一同通过输送管传输至旋风除尘器中,旋风除尘器将粉料与料块分离,然后将粉料通过回流管传输至供料中心进行二次使用;
S3:料块安全回收过滤
旋风除尘器内的料块通过输送管传输至回收过滤器中,位于回收过滤器与旋风除尘器之间的输送管上安装有单向隔爆阀,回收过滤器对料块做烘干震碎还原处理,将料块还原成粉料,还原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时,单向隔爆阀关闭,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阻隔在旋风除尘器的后端,位于回收过滤器内部的火焰爆炸由无焰泄爆装置消除,爆炸结束后手动复位单向隔爆阀。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火花探测熄灭装置包括火花探头、控制器以及熄灭装置,火花探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熄灭装置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火花探头监测到粉料中携带火花时,发送电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控制熄灭装置运行,熄灭装置的高压喷嘴喷射出二氧化碳熄灭火花。
优选的,控制器具有32位工业级高速处理芯片,配合superloop架构及EDF滤波抗干扰算法可调阈值自动熄灭,可调阈值自动报警,可调阈值自动联动继电器输出,记录告警以及故障,2000条掉电保存滚动记录,故障自动报警及联动继电器输出,自动检测探头健康状况,保险丝断路实时检测技术,8寸液晶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旋风除尘器由锥形仓、螺旋叶片、滤网以及鼓风机组成,滤网固定设置于锥形仓的内腔顶部,螺旋叶片活动设置于锥形仓的内腔中心处,鼓风机固定设置于锥形仓的底部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之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之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