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2243.6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娇;田青林;潘蔚;余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J3/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丽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光谱 方法 | ||
1.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岩石光谱信号并读入信号数组;
步骤(2)、将读入的信号数组分成四段,并分别存入四个一维数组;
步骤(3)、对四个一维数组分别进行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得到各层的小波系数;
步骤(4)、采用改进的阈值函数,对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阈值去噪;
步骤(5)、将去噪后的小波系数根据小波逆变换进行重构,得到重构后的信号数组;
步骤(6)、将重构后的信号数组的重叠部分进行均值处理,并写入新数组;
步骤(7)、将处理后的新数组写回岩石光谱数据中,获得最终光谱信号;
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设定下阈值λ1、上阈值λ2和调整因子α:
上阈值λ2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σ为小波系数的标准方差,N为信号的长度;
下阈值λ1的计算公式为:λ1=0.4λ2;
调整因子α的取值范围为:0<α≤1;
步骤(4.2)、采用改进的阈值函数,进行阈值量化处理:
改进的阈值函数公式为:
其中,XiDj为数组Xi的第j层高频系数,为数组Xi经阈值去噪处理后的第j层高频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岩石光谱信号的波段范围为350nm~2500nm,信号数组记为X(350~2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四个一维数组分别为:
第一个一维数组:选取波段范围350nm~750nm,记为X1(350~750);
第二个一维数组:选取波段范围650nm~1100nm,记为X2(650~1100);
第三个一维数组:选取波段范围1000nm~2100nm,记为X3(1000~2100);
第四个一维数组:选取波段范围2000nm~2500nm,记为X4(2000~2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每个一维数组进行j层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得到分解后的第j层低频系数XiLj和第j层高频系数XiDj。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石光谱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对数组X1(350~750)进行j层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分解后的第j层低频系数记为X1Lj(350~750),高频系数记为X1Dj(350~750);
对数组X2(650~1100)进行j层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分解后的第j层低频系数记为X2Lj(650~1100),高频系数记为X2Dj(650~1100);
对数组X3(1000~2100)进行j层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分解后的第j层低频系数记为X3Lj(1000~2100),高频系数记为X3Dj(1000~2100);
对数组X4(2000~2500)进行j层一维离散小波分解,分解后的第j层低频系数记为X4Lj(2000~2500),高频系数记为X4Dj(2000~2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2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