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2661.5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秦乐;朱依婷;郑楚楚;钱思悦;潘景飒;王吕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325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肛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包括:丝线;磁珠,为球形结构,所述磁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磁珠连接在所述丝线上;封堵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丝线的中部,用于封堵住所述肛瘘的内口。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能够替代探针使用,且不会损伤瘘管周围组织;通过磁珠磁性,可方便将肛瘘内口处的磁珠自肛门吸出,无需手指探入肛门盲找,操作简便;该装置穿过瘘管后,丝线两端磁珠吸引形成闭环结构,通过磁珠之间的磁性吸引力,对闭环内的组织产生持续的压迫力,使闭环内组织缺血坏死,且丝线不易断裂,提高了使用时的可靠性;封堵结构可对肛瘘的内口进行可靠封堵,防止污物进入瘘管,利于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
背景技术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通道,也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之一。
肛瘘不能自愈,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于中高位肛瘘的治疗主要采用挂线疗法。传统的挂线疗法的操作步骤为:(1)手指协助探针由外口探入内口;(2)弯曲探针前端,将其拉到肛外;(3)探针前端缚一丝线,并接上一橡皮筋;(4)退出探针,将橡皮筋由瘘管拉出,用丝线结扎。这样橡皮筋箍住的组织就会缺血坏死,逐渐变黑并脱落,与此同时,后续的新生组织也会在原有组织脱落的同时生长起来,填实瘘管,肛瘘就治好了。
但是传统的挂线手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1)探查肛瘘的内瘘口时需用到细长的金属探针,当探针在瘘管里探查时易造成周围组织的损伤;(2)且金属针不易弯曲,在探查到内瘘口后往往需要操作医师将手指探入患者肛门,摸索到探针后将之弯折再取出肛门,增加了患者痛苦体验;(3)医生在探查寻找内口时常会遇到内口闭合,即假性愈合或管道不通畅,结果难以找到正确的内口,无法进行挂线,或许先行切开手术,增加了患者痛苦;(4)挂线后由于疼痛,患者肛门总处于收缩状态,使肛门外的创面不能完全放开,往往使已勒开的创口又很快粘连在一起,结果是外口引流不畅,瘘管还易复发;(5)探针所连的橡皮筋易脱落、易断裂,前者增加了手术难度,后者需2次手术;(6)部分肛瘘挂线时需根据组织坏死程度逐步收紧线圈,最终使线圈内组织完全坏死,线圈随之脱落。但收紧线圈的步骤繁琐,易导致橡皮筋断裂而致本次手术失败。
另外,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时,内瘘口与挂线之间往往仍留有缝隙,患者排便时污物经缝隙进入瘘管,影响愈合,甚至会引起更严重的发炎和脓肿,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肛瘘的装置,包括:
丝线;
磁珠,为球形结构,所述磁珠的表面镀有纳米银离子,所述磁珠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磁珠连接在所述丝线上;
封堵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丝线的中部,用于封堵住所述肛瘘的内口;
其中,各个所述磁珠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丝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封堵结构一侧的多个磁珠的凹槽中设有一导管。
优选地,各个所述磁珠上分别设有一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贯通所述凹槽的底壁,所述导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磁珠上的导流孔相对应的第一孔洞。
优选地,各个所述磁珠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一环状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贯通所述凹槽的两侧壁,所述导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磁珠上的导流槽相对应的第二孔洞。
优选地,所述丝线为钛丝。
优选地,所述磁珠采用钕磁铁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磁珠的直径为2mm~3mm。
优选地,所述丝线上设有倒刺,所述倒刺沿所述丝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2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