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缓地面沉降及地震灾害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103146.9 申请日: 2021-01-26
公开(公告)号: CN112921902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8
发明(设计)人: 毛小平;郭少斌;吴冲龙;李克文;田宜平;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主分类号: E02B7/00 分类号: E02B7/00;A01G17/00
代理公司: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代理人: 郭卫芹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减缓 地面沉降 地震 灾害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缓地面沉降及地震灾害的方法,包括:在河流植树造林,从而使河流携带雨水和地下水,减少携带泥沙物质。以及在河流建多级大坝逐级蓄水,用以降低河流的水流速度,从而使水流所携带泥沙物质沉淀,并减缓泥沙物质向下游长距离的输送泥沙物质。借此,本发明的减缓地面沉降及地震灾害的方法,可以阻止泥沙长距离迁移,使山区的物质能尽可能地留在原地,并减少了低洼处物质的增加量,从而避免了地面沉降,减缓了地震灾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地质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减缓地面沉降及地震灾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形在不远的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次变迁。如渤海湾曾因“海水变浅”,而变成湖;后因“海水变深”,海水曾淹过北京市西山脚下(徐杰,2004)。徐福东渡日本的出发地,并不是现在的海边。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迷。

目前最引起关注的是地面沉降,而将地震等地质灾害归到其它学科。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引发地面沉降的原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研究表明沉降原因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2大因素:①以地质构造运动为主的自然因素;②以地表载荷和地下工程为主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可包括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壳应力、土体固结等人类不能改变的自然活动;人为因素包含开采地下固体、流体等矿产和资源,以及地下大型施工建设等外在人为活动(周玉营,2017)。一些学者提出,城市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是主要原因。

事实上,人为因素的确可以导致沉降,很多海边城市即使排除掉人为因素,地面仍然沉降;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如黄河入海口周边为盐咸地,不适于种植,人口极少,却仍出现持续地面沉降,这显然就不是人为因素了。

物质迁移的主体是全球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入湖,每年总输沙量约为200亿吨(景昭伟,2017),其它还有冰川的移动,潮汐、滑坡、台风等次要因素。认为大陆高地形物质因风化作用,使坚硬的岩石变疏松,经雨水,河流搬运到湖泊、海洋而沉积下来;高地形的土壤也一起带入海洋,即传统的水土流失;当湖泊、海洋接受了持续的泥沙物质供给,增加了地壳的负荷,会使其沉降。如天津地区,黄河出海口,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从四川西部泯江上游携带的泥沙进入成都平原,也会产生一些堆积,使成都平原有轻微沉降。而高地形的地区则由于物质持续减少,会产生地壳均衡抬升,所以,很多山脉均出现了抬升。这种抬升显然和人类活动没有关系。如图4所示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平面图,可以看到,凡山区,是向上的箭头,即抬升;凡是平原或负地形地区,则有向下的箭头,代表沉降;图5是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垂向运动的示意图,图5中青藏高原内部几个大湖地区会接收周围高地形的泥沙,表现为沉降,而东部与四川盆地交界的边缘、南部与印度交界的边缘坡度较大,出现较大抬升。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经过印度,再流过孟拉加国达卡入海,巨大的高差使其输沙量大,使达卡成全球每年沉降最大的地区,而青藏高原流失大量物质而抬升最快,这种一升一降称为差异升降。我国西安及周边的地面沉降也是相似的原因,西安所处的渭河盆地为相对负地形低洼地区,其北部为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为秦岭高山地区,高地形地区的物质会随雨水,河流带入低洼的渭河盆地,使其沉降,余下的泥沙进入黄河。西安市内高楼,属人为因素,当建成后,虽然会产生小幅度沉降,但一般是建好后,负荷就固定不变了,人为因素的沉降停止;水库刚修好后也会有地面沉降甚至产生有感地震,但在沉降一个阶段后地壳就稳定了。这些人为过程产生的负荷量小,且数量固定。自然过程则不同了,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物质迁移过程,和是否有人类活动没关系。所以即使不建高楼,不采地下水,渭河盆地也会沉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