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4084.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炜;冀霞;王莹;陈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胡若玲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荧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至少含一个芳环及至少一种非碳元素的化合物A,与强氧化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体系B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反应4~12h,得到混合体系C;将硅胶粉与二氯甲烷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5cm*35cm的色谱柱,使用该柱色谱以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作为洗脱剂,进行体系C的层析分离,将所得产物D置于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透析4‑10天,每8小时更换一次去离子水,流程完毕后,干燥,即得到红色荧光碳点E。本发明利用至少含一个芳环及至少一种非碳元素的化合物A经氧化即获得红光碳点,具有发光波长较长(634nm)、原料体系简单、制备容易,过程简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点是一种新型无毒、荧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合成方便且成本低的发光材料,有希望替代毒性高的含锡、隔等有毒重金属的半导体量子点和耐光漂白性差的发光染料,已经引起各国广泛研究和报道,也有大量关于碳点的应用技术开发和尝试被公开。在碳点的开发和研究中,碳点基红色荧光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和现实应用需要。如能开发出红色荧光碳点,人们就可以应用其发展暖色白光LED、深穿透细胞成像技术和全色量子显像技术等。红色荧光一般与碳点的共轭结构大小及表面官能团有关系。通常采用含大共轭前体的混合体系是一种制备红色荧光碳点思路之一,但是当前基于大共轭前体混合体系制备的红色荧光碳点存在制备的碳点结构异质性大、结构不均匀程度大,进而可能导致所得碳点具备多发光中心,进而影响红色荧光色纯度,因此一般寻求单一前体制备碳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采用单一化合物为前体,利用氧化剂氧化,在水热反应釜中获得红色荧光碳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一定量的至少含一个芳环及至少一种非碳元素的化合物A;
S2、将化合物A与强氧化剂按照质量浓度为1~4kg/m3混合后,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混合体系B;
S3、将所得的混合体系B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200~300摄氏度下反应4~12h,得到混合体系C;
S4、称取一定质量的硅胶粉(5~50g),随后加入适量二氯甲烷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5cm*35cm的色谱柱,随后使用该柱色谱以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甲醇=10:1~1:1)作为洗脱剂,分别将上述体系C进行层析分离,获得产物D;
S5、将所得产物D置于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透析4~10天,每8小时更换一次去离子水,流程完毕后,干燥,即得到红色荧光碳点E。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化合物A1与强氧化剂的质量浓度为1~4kg/m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硅胶粉的用量为5~50g;二氯甲烷的总用量为(150~500m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与甲醇的质量比为10:1~1: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至少含一个芳环及至少一种非碳元素的化合物A经氧化即获得红光碳点,具有发光波长较长(634nm)、原料体系简单、制备容易,过程简便的特点;避免了多原料反应造成的碳点化学结构复杂难控制的难题,对其均一性、可控制性均有好处;为制备长波长荧光碳点提供了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碳点的TEM和HRTEM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