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常温非固化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4234.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小钢;李忠人;赵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95/00;C09D7/65;C08G18/69;C08G18/66;C08G18/48;C08G18/12;C08G18/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地址: | 215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常温 固化 沥青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包括A组分、B组分;
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多元醇真空脱水后与多异氰酸酯在70-90℃下反应制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使聚氨酯预聚体与第一端羟基聚丁二烯在80-90℃下反应,当测得反应混合物料中NCO含量达到设定值时,中止反应,真空脱泡,制得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按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在容器中加入石油沥青,升温至110-130℃加入填料,升温至150-170℃真空脱水,加入增塑剂、第二端羟基聚丁二烯,降温至100-120℃,加入仲胺固化剂和/或伯胺固化剂、沥青改性剂、高温助剂,降温至60-80℃,加入催化剂和消泡剂,混合,真空脱泡,制得B组分;
其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B组分包含:石油沥青30-50%、第二端羟基聚丁二烯8-20%、仲胺固化剂和/或伯胺固化剂2-15%、填料10-25%、增塑剂15-30%、沥青改性剂0.1-3%、高温助剂0.1-3%、催化剂0.1-3%和消泡剂0.1-1%;
(3)防水涂料的制备:按配方量称取A组分、B组分,混合搅拌,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端羟基聚丁二烯、所述第二端羟基聚丁二烯分别独立地选自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Ⅰ),式中的结构单体中,a中的-CH2-CH=CH-CH2-占10-30%,b中的-CH2-CH(CH=CH2)-占50-70%,c中的-CH2-CH=CH-CH2-占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羟基聚丁二烯、所述第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1000-3000,平均官能度分别为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羟基聚丁二烯、第二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2000-3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元醇为选自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和聚醚三元醇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多异氰酸酯为选自二异氰酸酯及其预聚体、三异氰酸酯及其预聚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空脱泡采用的真空度为-0.085MPa~0.1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设定值为8-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沥青为选自道路10号、70号、90号、100号和200号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仲胺固化剂和/或伯胺固化剂为选自湘园化工的液体ML-200、DMD230、MOEA、P-1000和MOCA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填料为选自钛白粉、重钙、高岭土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增塑剂为选自DINP、DIDP、氯化石蜡、己二酸二辛脂、苯甲酸二醇酯、磷酸三辛酯和烷基磺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沥青改性剂为聚乙烯蜡和/或聚乙酰胺蜡;所述高温助剂为选自气相二氧化硅、石膏晶须、纳米碳酸钙、纳米氮化铝、纳米氮化硼和纳米硼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催化剂为异辛酸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有机胺催化剂;所述消泡剂为聚硅氧烷消泡剂、硅酮类消泡剂、氧化钙、氧化镁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真空脱泡采用的真空度为-0.08MPa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投料质量比为1∶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2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