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4423.8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张振宇;王刚;刘宗奎;高文松;刘思广;冯秀芳;吕宏彪;彭国富;葛岩;李艳群;张志国;常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综合 智慧 能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包括:智慧能源单元、数据平台单元和数据分析应用单元,智慧能源单元将采集系统内各类电能的生产数据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采集各个区域的电能消耗数据并发送到数据平台单元,数据分析应用单元在数据平台单元获得的系统内各类电能的生产数据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各个区域的电能消耗数据后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后,向智慧能源单元、数据平台单元发出电能消耗趋势以及系统内各类电能的对应设备的发电数据趋势,智慧能源单元根据电能消耗趋势以及系统内各类电能的对应设备的发电数据趋势并按照预设程序控制各类电能对应设备的控制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域能源协同管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地热能等都得到骄傲的发展。能源的种类与之前的单一的煤炭化石能源发电具有较大的区别,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较差,如风能需要有较大的风时才能发电,而受到环境、季节、昼夜等变化,风电的发电量一直在改变,同样的太阳能也受到阴雨天等的变化而使得发电量一直在改变。
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其能够弥补传统化石能源的短缺,能够在获得电能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区域园区等小范围内供能品种大多为单独规划设计,运行模式较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较低,能源系统效率较低,供能成本较高,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亟须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多种能源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和集成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实现能源生产、消费的一体化、智慧化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电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综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包括:智慧能源单元、数据平台单元和数据分析应用单元,所述智慧能源单元将采集系统内各类电能的生产数据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采集各个区域的电能消耗数据并发送到所述数据平台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应用单元在所述数据平台单元获得的所述系统内各类电能的生产数据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各个区域的所述电能消耗数据后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后,向所述智慧能源单元、所述数据平台单元发出所述电能消耗趋势以及所述系统内各类电能的对应设备的发电数据趋势,所述智慧能源单元根据所述电能消耗趋势以及所述系统内各类电能的对应设备的发电数据趋势并按照预设程序控制各类电能的所述对应设备的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智慧能源单元包括智慧能源生产模块、智慧用能模块、智慧储能模块以及智慧能源互联网模块;其中,所述智慧能源生产模块,用于互联网系统内能源的生产运行和采集各能源生产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所述智慧用能模块,用于互联网系统内各用能设备和采集各能源消费的相关信息;所述智慧储能模块,用于互联网储能设备和采集储能设备及能源的相关信息;所述智慧互联网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慧能源生产模块、所述智慧用能模块和所述智慧储能模块的运行数据并向所述数据平台单元输出以及向所述智慧能源生产模块、所述智慧用能模块和所述智慧储能模块发送所述互联网参数。
其中,所述智慧能源生产模块,包括风电控制子模块、地热能控制子模块,燃气电站子模块和光伏控制子模块,所述风电控制子模块采集光伏发电系统中各设备的风电运行数据、所述光伏控制子模块采集光伏发电系统中各设备的光伏运行数据、所述地热能控制子模块采集冷/热源生产中各设备的地热运行数据、所述燃气电站子模块采集燃气电站中各设备的燃气运行数据后,通过所述数据平台单元将所述风电运行数据、所述光伏运行数据、所述地热运行数据和所述燃气运行数据后发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应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未经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