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4486.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城爱高智慧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4 | 分类号: | F24F11/54;F24F11/64;F24F11/61;F24F11/77;F24F110/10;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郭裕彬 |
地址: | 5107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新风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新风系统运行时根据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来确定新风系统的新风送风量,并根据新风系统刚运行时的室内空气温度、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对应的新风送风量和预设热量变化公式计算室内房间在通风时间段内变化的热量,控制空调根据所述变化的热量对应的目标调节温度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快速调节和控制新风系统以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对应的新风送风量运行,使室内空气温度快速处于目标调节温度附近,用户不会感觉忽冷或忽热,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雾霾天或者外面空气不好的情况下,新风系统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引入进室内,利用室内外的压力差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然而,在炎热的夏季或者寒冷的冬季,用户通常需要空调运行以调节室内温度,现有的新风系统与空调往往独立工作,没有相应的联动控制技术,空调运行时如果长时间开启新风系统,就会造成室内空调用电能耗大量浪费,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开启新风系统,由于室外新风的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相差较大,即使新风进行热交换处理,进入室内后还是会造成室内热量短时间内发生突然变化,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室内空气温度快速升高或降低,尤其是空间较大的房间,而空调由于距离新风系统的送风口较远,短时间内检测的空调附近的室内空气温度与真实的室内平均空气温度偏差较大,这会造成空调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使室内空气温度处于目标调节温度附近,从而使用户感觉忽冷或忽热,影响了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空调在新风系统每隔一段时间运行时不能快速调整室内空气温度从而使用户在短时间内感觉忽冷或忽热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空调运行后,实时检测室内空气温度、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获取空调的目标调节温度和空调刚运行时的时间点;
步骤2、根据空调刚运行时的时间点、预设间隔时间和预设新风系统工作时间确定多个新风系统的通风时间段,所述预设新风工作时间小于预设间隔时间,
步骤3、监测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通风时间段内;
步骤4、在当前时间刚处于通风时间段内时,将通风时间段的起始时间点设为第一时间点,获取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第一时间点的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和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步骤5、根据预设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新风送风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对应的新风送风量;
步骤6、根据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温度、第一时间点的新风系统的送风口处的空气温度、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对应的新风送风量和预设热量变化公式计算室内房间在通风时间段内变化的热量;
步骤7、根据预设的变化的热量与目标调节温度差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室内房间在通风时间段内变化的热量所对应的目标调节温度差值;
步骤8、根据目标调节温度和目标调节温度差值变更所述空调的目标调节温度,控制空调在通风时间段内根据所述变更的目标调节温度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控制新风系统在通风时间段内以第一时间点的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对应的新风送风量运行;
步骤9、在当前时间不处于通风时间段内时,控制空调根据目标调节温度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控制新风系统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热量变化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城爱高智慧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科城爱高智慧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