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4500.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铭;郭裕竹;郭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汇纳米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C23C14/06;C23C1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超高 硬度 多元 纳米 复合 结构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将Substrate材料依次在粗、细氮化硼上进行打磨,打磨至Substrate上没有划痕,然后在抛光布上进行抛光处理;
第二步,接着将Substrate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进行超声波清洗;
第三步,而后将清洗后的Substrate放置到真空室中,并将真空室的真空抽至6乘以10的负三次方Pa后,开启烘烤加热电源,对腔体进行加热处理;
第四步,在加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入氨气,并将真空度调节至2到3Pa之间,开启公转,然后接通工件偏压电源对Substrate进行轰击净化;
第五步,再接着向内部添加进Si元素并通入氩气和高纯氮气,再设置真空度为0.8到1.6Pa,并开启TiSiN多弧靶,施加脉冲偏压,在Substrate的表面上制得TiAlSiN涂层,然后将真空度调至3乘以10的负一次方Pa,将工件偏压调至500V;
第六步,最后将真空室内的温度冷却至室温,并将Substrate出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Substrate的表面层为Cr过镀层,在Cr过渡层上通过电弧离子镀的方式沉积AlTiN层和TiSiN层使其形成纳米复合AlTiSiN涂层,所述Cr过渡层的上层为AlTiN过渡底层,所述AlTiN过渡底层的上层为TiAlSiN涂层,所述Substrate为金属或硬质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TiSiN纳米复合结构涂层中的Si含量将控制在5到10at.%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TiN层和TiSiN层双靶复合沉积涂层中Ti与Si的比例为85atom%:16ato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SiN层的厚度为2.6nm,所述AlTiN层的厚度为9.0n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TiSiN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的总厚度为2.624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Substrate以80W至100W进行超声波清洗并使得清洗时间在15分钟至25分钟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将腔体内的温度加热至15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工件偏压电源的电源调至800V到1000V,使得占空比为65%的脉冲偏压,轰击时间保持在10分钟到20分钟之间,其中氨气的气体流量为170sccm至230sc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超高硬度的多元纳米复合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工件自转速度为15r/min,公转速度为5r/min,氩气流量为65sccm,高纯氧气流量为90sccm,弧电流为100A,脉冲偏压为260W,真空比为55%,沉积时间为50/min至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汇纳米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科汇纳米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5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线生产收卷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无针注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