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排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4536.8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5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赵洋;李爱军;何舒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张明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排潜堤 动力 特性 分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排潜堤的共振反射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首先数值求解单排多孔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参数,再利用宽间距假设递推计算多排多孔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参数,给出多排潜堤的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具备计算效率高、不受限于潜堤形状影响的优点,且能为多排潜堤的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排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潜堤的堤顶淹没于水中,在不影响海域景观和堤内外水体交换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反射和耗散波浪能量,使堤后波高衰减。同时,潜堤的存在有利于近岸漂沙在潜堤处沉积,在促淤保滩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浮式防波堤和透空式防波堤来说,潜堤的消浪能力较弱,单排潜堤有时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需要设置多排潜堤,利用潜堤的布拉格反射特性达到较好的掩护效果。
布拉格在研究X射线时发现,X射线通过两个平行晶体时发生反射,发现当晶体的间距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光波的反射最强,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布拉格共振反射特性。在海岸工程中,同类型、等间距、相同尺寸的多排潜堤也可以利用布拉格反射原理,有效的增加潜堤对波浪的反射能力,达到减小透射波高的目的。当波浪通过潜堤时,受惯性力的影响,波浪相位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潜堤设计合理的潜堤间距,以达到较好的堤前反射效果。
现有技术对于多排潜堤的共振反射研究中,解析方法由于其高效的计算效率而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是解析方法对于潜堤的形状要求十分严格,通常受限于矩形、半圆形等规则形状的结构型式。数值分析方法针对工程中常见的梯形堆石潜堤、半圆型开孔潜堤,均已有很好地应用,但对于多排潜堤来说,存在网格数过多、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排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计算结果合理准确,计算效率高、不受限于潜堤形状影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多排潜堤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具体为:
1)将单排潜堤所在流域划分为4个区域,区域I为虚拟边界AB外场,区域II为边界AB、CD、潜堤外围以及水面所包围的流域,区域III为潜堤所在区域,区域IV为虚拟边界CD外场;
在区域II和区域III中,斜向入射波的速度势以及速度势法向导数满足边界积分方程:
式中,P(ξ,η)表示源点,Q(x,z)表示场点,nQ表示场点所在位置的边界外法线方向向量;α(P)=0.5为固角系数,φ[P(ξ,η)]和φ[Q(x,z)]分别表示在源点和场点处的流体速度势,是修正的Helmholtz方程的基本解,其中k0y=k0sinθ为入射方向为θ时,波数为k0的入射波在y方向的分量;K0为修正的第二类贝塞尔函数;
将区域II和区域III的边界离散为K2和K3个光滑边界,记为同时,根据所划分边界将边界积分方程进行离散,建立矩阵:
其中:
式中,φj,n和分别表示区域j的第n个边界单元的速度势和速度势的外法线方向导数;当m=n时,δmn=1;当m≠n时,δmn=0;nj,n表示区域j第n个边界处的外法线方向向量;
结合计算域的边界条件,求解所述矩阵,得到离散后各个边界单元的速度势以及速度势外法线导数,此时,可计算得到单排潜堤的反射系数R′和透射系数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