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带端盖组件及LED灯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4736.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川;魏彬;朱奕光;梁志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23/06;F21V15/01;F21Y115/10;F21Y10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素兰;何键云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带端盖 组件 led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盖组件及LED灯带结构,所述端盖组件包含端盖、弹片和导线,所述端盖用于支撑所述弹片,所述弹片包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设置于所述端盖内部,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端盖与所述弹片导电连接。本发明LED灯带结构的灯带和端盖组件保持有效导电连接,不容易发生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带端盖组件和一种使用该端盖的LED灯带结构。
背景技术
LED灯带为一种多节连续的长条状结构,通常为柔性,常用于室内外照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长度自行在预定的剪切点处剪断,并在剪断的位置对应的插入供电的端盖组件为LED灯带供电,从而点亮LED灯带。供电的端盖组件一端通过插头连入交流电,另一端与灯带连接。
在使用时,柔性的灯带常会根据具体地使用环境被用户弯折成合适的形状。但是随着一段时间的使用,LED灯带常发生时断时续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端盖组件与灯带连接处的电气连接接触不良而导致。目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为在灯带单侧表面设置接触面以实现导电连接,而该方式属于硬性接触,对于生产制造工艺要求高,制造及装配中若稍有偏失,则容易形成断路。此外,由于用户使用环境、安装位置结构的不同,如果端盖与灯带的连接处发生弯折,也很容易形成接触不良而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灯带端盖组件,端盖组件通过弹片夹紧灯带,以使灯带和端盖组件保持有效导电连接,不容易发生断路。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带结构,灯带和端盖组件保持有效导电连接,不容易发生断路。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带结构,可弯成环状结构而不发生断路。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带结构,灯带与端盖安装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ED灯带结构的端盖组件,所述LED灯带结构包含灯带和端盖组件,所述灯带包含外壳和导电件,所述端盖组件包含:
端盖,所述端盖可以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
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内部,所述弹片可以与所述导电件导电连接;
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端盖与所述弹片导电连接;
所述弹片为两个,所述弹片包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与所述导电件导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弹片包含连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弹性段和第一夹持段,所述第二夹持部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二弹性段和第二夹持段,所述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段和所述第二弹性段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夹持段和所述第二夹持段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端盖包含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前侧端设有灯带插入的第一开口端;所述内壳体设置在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后侧端上,其中,所述内壳体的前侧端设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插入的第二开口端,所述内壳体与第二开口端相对应的后侧端为导线固定端,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在导线固定端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端盖组件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弹片和端盖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加持段和/或所述第二加持段上设置有凸点或凹陷坑。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带端盖组件,所述灯带端盖组件包含端盖、弹片和导线,所述端盖用于支撑所述弹片,所述弹片包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设置于所述端盖内部,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端盖与所述弹片导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