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4902.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波;王永伟;乔琨;虞军伟;曹伟伟;刘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01D39/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碳纤维 过滤 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混杂纤维进行活化处理获得混杂活性炭纤维,将生物基活性炭纤维与混杂活性炭纤维进行混杂织物梳网处理制备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前体,将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前体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脱气处理,然后将脱气处理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前体浸渍在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或纳米银水溶液中,浸渍后烘干获得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将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与熔喷无纺布过滤层进行复合;
其中,所述混杂纤维为T300碳纤维、T700碳纤维、T800碳纤维、T1000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基活性炭纤维与混杂活性炭纤维的质量比为2~8: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基活性炭纤维的单丝表面平均孔径为1~2nm;
或,混杂活性炭纤维的单丝表面平均孔径为1~4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脱气处理的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3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纳米二氧化钛水溶液或纳米银水溶液的浓度为1~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烘干的条件为60~80℃,时间为2~6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熔喷无纺布过滤层为网状层叠结构;优选的,所述网状层叠结构的密度为0.03~0.09g/cm3,单层网状结构的厚度为0.1~0.6mm;
或,熔喷无纺布过滤层的单丝纤维比表面积为0.04~0.1m2/g;
或,熔喷无纺布过滤层的克重为15~30g/m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的方法为热压贴合;
优选的,热压贴合的条件为:温度130~160℃,压力为70~100kg/c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与熔喷无纺布过滤层按顺序叠放并进行复合;
或,将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熔喷无纺布过滤层与第二纺粘无纺布层按顺序叠放并进行复合;
或,将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层、熔喷无纺布过滤层与第二纺粘无纺布层按顺序叠放并进行复合。
9.一种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其特征是,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基活性碳纤维过滤复合芯材在防护用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49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