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5536.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3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圣楠;袁安东;高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31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提供一绝缘体上的基底,基底包括上半导体层、下半导体层,以及位于上半导体层和下半导体层之间的氧化层;上半导体层的表面形成测试区块;刻蚀测试区块形成刻蚀槽,刻蚀槽贯穿上半导体层和氧化层;向刻蚀槽填充导电介质形成导电通路;以及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方法对测试区块进行分析。如此配置,在形成的刻蚀槽中填充导电介质形成导电通路,以连接上半导体层和下半导体层,从而消除测试区块富集大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在进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时,使二次离子可正常偏向接收器。进一步,通过研究所述测试区块和基底的二次离子信号频谱图,可大致确定氧化层于基底中的位置和氧化层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离子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表面分析仪器,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和研发阶段必不可少的工具。在28/22/14/12nm等节点的半导体制程中,材料中微量掺杂SiGe、SiP会对应用的器件的特性有重大影响,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二次离子质谱研究超浅注入和超薄层杂质Ge/B/P元素的分布。
对于LP/HKMG/FinFET等工艺产品,如图1a所示,图1a是现有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示意图,通过调节加载在基底上的电压01至目标值,使基底溅射出的二次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偏向二次离子接收器02,完成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如图1b~1d所示,图1b是现有的FDSOI结构的示意图,图1c是FDSOI结构的主视图,图1d是FDSOI结构的俯视图,相较于LP/HKMG/FinFET等工艺产品,FDSOI(全耗尽绝缘体上硅)在硅基底上会形成一层氧化层03。此外,硅基底的表面形成有测试区域04,如图1e所示,图1e是一种FDSOI结构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示意图,向测试区域不断注入一次离子束给硅基底带来大量的正电荷,由于氧化层03不导电,使硅基底的表面富集大量的正电荷,从而形成电场,使得溅射出的二次离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偏离二次离子接收器02,无法进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分析方法,以解决现有的FDSOI产品无法进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分析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绝缘体上的基底,所述基底包括上半导体层、下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上半导体层和所述下半导体层之间的氧化层;所述上半导体层的表面形成测试区块;
刻蚀所述测试区块形成刻蚀槽,所述刻蚀槽贯穿所述上半导体层和所述氧化层;
向所述刻蚀槽填充导电介质形成导电通路;以及
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方法对所述测试区块进行分析。
可选的,刻蚀所述测试区块形成,形成至少四个所述刻蚀槽。
可选的,将至少四个所述刻蚀槽配置为沿所述测试区块的周向分布。
可选的,刻蚀所述测试区块形成刻蚀槽的步骤包括:利用聚焦离子束工艺刻蚀所述测试区块。
可选的,向所述刻蚀槽填充导电介质形成导电通路的步骤包括:利用聚焦离子束工艺将所述导电介质填充入所述刻蚀槽中。
可选的,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方法对所述测试区块进行分析的步骤包括:
利用一级离子束轰击所述测试区块,使所述测试区块的表面溅射出次级离子束;
利用探测器接收所述次级离子束,进行二次离子质谱分析。
可选的,在利用一级离子束轰击所述测试区块之前,利用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方法对所述测试区块进行分析的步骤还包括;向所述基底加载电源,并调节所述电源的电压至一预定值。
可选的,所述电源的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5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播云转码弹性伸缩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浮游生物水样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