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5565.6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昆;康雁;李浩;徐梅;许忠明;王飞;王海宁;徐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G16C20/50;G16C20/70;G16C60/00;G06N3/04;G06N3/08;G06N20/10;G06N20/20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杨钊霞 |
地址: | 65009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网络 辅助 化学材料 合成 方法 | ||
1.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化学反应数据,去除无用属性和非数字字段,并进行独热编码;
每条化学反应数据均包含如下属性特征:化学分子名称、化学分子物理化学性质、原子特性、反应条件、反应物摩尔比和反应产物结晶数据;
步骤2,保留相关系数在区间[-0.9,0.9]内的属性特征,去除相关系数在区间[-1,-0.9)和区间(0.9,1]的冗余数据;
步骤3,对化学反应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和标准化处理得到初始数据集;
步骤4,使用多种降维算法分别对初始数据集进行降维,采用SVM模型筛选出降维效果最好的算法,并将其降维结果作为数据集;
步骤5,提取数据集中属性特征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将两者拼接后得到的融合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
步骤6,搭建神经网络架构,使用融合特征训练得到化学材料结晶预测模型;
步骤7,将待预测化学反应数据输入化学材料结晶预测模型,对其结晶情况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公式(1)计算各条化学反应数据中各属性特征的相关系数:
其中ρX,Y为属性特征X和属性特征Y的相关系数,cov(X,Y)=E[(X-μX)(Y-μY)]为属性特征X和属性特征Y之间的协方差,σX、σY分别为属性特征X、属性特征Y的标准差,μX、μY分别为属性特征X、属性特征Y的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特征工程包括清洗异常数据、处理缺失值、数据变换、单个特征归一化处理、多特征的降维和选择,数据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缩放和无量纲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41,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Adaboost算法和融合的随机森林-Adaboost算法对初始数据集进行降维处理;
步骤42,将各降维结果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结晶度预测,根据结晶度预测的准确率大小筛选出降维效果较好的方法,将其降维结果作为数据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使用滑动窗口提取属性特征的局部特征,使用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属性特征的全局特征,对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拼接操作得到融合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网络辅助化学材料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化学材料结晶预测模型由两组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dropout层、全连接和激活层组成,卷积层中卷积核的大小为3×3,步长为1,填充方式为same,通道数为融合特征的数量,池化层中池化窗口的大小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55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黑鲷的生态繁育池及其生态繁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机烟条剔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