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5834.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梅;乔思秉;赵秀亮;陆东;汪若尘;徐莹;张迎;盘朝奉;何志刚;蔡英凤;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标准 样本 双重 嵌入 电池 健康 状态 估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包括提取标准样本显著特征峰,标准样本机理参数标定,待测电池SOH在线估计等步骤。有益效果:本发明从阻抗特征机理分析角度阐述了温度和老化对于IC曲线特征峰电压影响双重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标准样本”消除对温度最为敏感的电荷转移电阻引起电压偏移,实现首层解耦,进一步,设定受老化和温度耦合影响的SEI膜电阻整体符合老化线性关系下,该线性关系系数只与温度相关的方式实现嵌入解耦;本发明不仅承袭了基于IC曲线特征估计电池SOH高效率的特征,并从机理分析角度解决了以往IC曲线求解电池SOH在宽温度范围内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性能的估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的宽温度范围下电池健康状态的估计方法,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动力源的动力电池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中,锂离子电池以其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被普遍应用于电动汽车中。然而,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电池电极活性材料会逐渐消耗,最终导致电池老化及健康状态(State ofHealth,SOH)降低。随着电池不断老化,内阻升高与容量降低会造成电池性能下降,电动汽车故障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准确估计电池SOH能够保证电池使用安全性,提高电动汽车使用性能。
电池SOH估计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模型驱动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基于模型驱动的方法都需要首先建立电池模型,得到模型数学表达式,然后通过一些智能算法求解模型参数。该方法普遍存在计算复杂,实用性低的问题,而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池老化研究不需要建立电池模型,可以有效克服这些不足。常用的数据驱动方法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高斯回归等。这些方法都比较类似,只需要给定样本电池使用过程的数据(如充放电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及对应的老化状态数据,便可达到预测电池SOH的目的。但是一方面这些方法容易陷入过拟合状况,另一方面在输入数据预处理环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近年来,研究者倾向于基于容量增量法(Incremental Capacity Analysis,ICA)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电池IC曲线,即电池容量-电压曲线的微分曲线,将充放电过程中内部反应剧烈的电压平台转化为多个峰,通过对曲线特征的分析,可推导得到老化衰退的模式和机理,进而判断电池健康状态。实际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工况较为复杂,长时间的充放电状态会释放出大量热量,积聚的热量难以快速散发到外界,最终造成电池温度远高于外界温度,但以往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某一特定温度下进行,而温度会直接影响到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不同温度下电池许多基本性能参数如容量和内阻等都会发生变化,IC曲线也会发生不同程度偏移,最终导致IC曲线求SOH在不同温度下准确度相差较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本发明通过研究温度及老化对IC曲线特征影响机制,实现温度及老化对IC曲线特征影响的解耦,拓宽IC曲线求解电池SOH的温度范围,最终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实现宽温度范围下电池SOH的估计。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标准样本及双重-嵌入解耦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取标准样本显著特征峰,选取同一类型不同老化状态的电池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恒流充电实验,再选择上述任意一块电池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恒流充电实验,分别采集各组实验中电池的电流、电压和温度数据,根据上述数据分别绘制不同老化状态电池的IC曲线图和不同温度下所测电池的IC曲线图,结合上述两张IC曲线图选定样本显著特征峰;
步骤二、标准样本机理参数标定,基于双重-嵌入解耦得到标准样本关系函数:
关系函数一,电池未老化时,由温度引起电荷转移电阻Rct变化产生电压偏差ΔUct,T与温度的关系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5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